内蒙古伊泰集团16万吨/年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经过不断优化工艺、改进完善装置,自6月26日起达到满负荷运行生产。截至7月4日,装置已经稳定运行5736小时,日产油品483吨,其中轻柴油265吨,重柴油51吨,石脑油148吨,液化石油气19吨,且各项消耗指标均达到或低于设计消耗指标。这标志着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成套技术,从中试到工业化放大获得成功。
该项煤间接液化技术由实验室到工业化示范生产,在我国尚属首例。该项目一期规模为16万~18万吨/年,已投资20多亿元,主要产品为柴油、石脑油及少量硫黄等。采用该技术生产出的油品清澈如水,可以直接加入到柴油车辆中,经实验监测,使用该油品的柴油车尾气排放符合欧洲Ⅴ号标准,并且比使用普通柴油节油8%~12%。该油品也可作为调和油,使普通柴油变为优质柴油。
据悉,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和科技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产业化项目,其核心技术于2004年10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的技术鉴定,2005年9月通过了科技部验收,2006年1月通过了中科院重大项目验收。浆态床反应器、费托合成催化剂、油品精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全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涵盖了国际先进的煤间接液化的所有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
该项目的满负荷运行,为正在研发中的540万吨/年煤制油工艺软件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内蒙古伊泰集团计划在示范厂成功运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煤制油产业发展部署,联合其他企业争取在2015年前后建成540万吨/年的煤制油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