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世博园中的那些纺织科技
2010-7-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世博园 纺织科技

  并非幻境的数字试衣系统

  旧衣服得到如此环保低碳的“归宿”,新衣服也有自己的高科技体验。在上汽—通用企业馆一个对未来生活衣食住行畅想的短片中,购物者在数字试衣系统前摁下按钮,就能知道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按自己体型试穿后的效果。这种数字试衣系统已有不少企业开始试用,这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每个爱美女性可以借助这个*魔镜”完成试衣。更为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在汽车行驶中,用手机发出指令定制满意的服装,或者在模拟衣橱里挑选出席晚宴时穿的礼服,在太空家园馆里,只要在模拟服装上输入脸型,我们就可以穿上太空服遨游宇宙……一切都好像是科幻小说,但又离我们并不遥远。

  展品与特选商品的新颖之处

  ”永通印花”产品展馆为水门2号楼,是特色综合场馆,共有三层,有300多平方米的展示场地.并与欧洲八国联合馆相通。”永通印花”以其数码印花产品赢得了上海世博会”入场券”。”永通印花”在世博会上展示了<富春山居图)、<唐太宗)、<再现兰亭)等凝聚中华名家书法艺术及数码印花作品技术的艺术产品,这些精品图案丝绸轴画,其色彩和笔触非常逼真。此外,“永通印花”的真丝服装面料、文化礼品、丝巾装饰品等三大系列共百余种数码印花精品也可在世博礼品中寻到踪迹。

  石油馆里陈列的我国自主研制的舱内航天服,其气密层用涂有丁基或氯丁橡胶的锦纶织物制成,头盔由聚碳酸酯制成,具有隔音、隔热、防碰撞、减震好。重量轻等特点。

  印尼馆用很大空间介绍了本国的蜡染布,根据印尼传统,纺织和蜡染工作都由女人完成,一块蜡染布最终完成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2009年,印尼蜡染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杰作。

  捷克馆中展出的一款纳米纤维纺织设备。正如二万五千年前捷克原始的织布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样,上世纪捷克发明的喷射织机也飞速传遍了世界。而今天捷克的专利”纳米蜘蛛“技术再次走向世界,人眼看不到的纳米纤维给工业。医疗以及其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世博轴是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成的世界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材料选用了一种名为PTFE(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玻璃纤维,不仅具有不易燃.防紫外线、抗风化等特点.还具有自洁性和高反射性。

  “飞天”舱外手套由中国航天中心研制,能保证航天员的手在正负110度的高低温交变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操作灵巧性和舒适感。

  美国TrapTekt公司研发的火山灰纤维新品Minerale.原料取自火山喷发产生的固体喷发物,经过纳米高温的处理后,聚合在纤维中的多功能性纱线。火山灰因具有微多孔构造,故具有强大的吸附力,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异昧、抑菌防臭。火山灰粉末聚合于聚酯纤维的高分子中,达到永久性的效能,不会因为穿着或洗涤而逐渐消失功效。这些新品都在上海世博会上作为特选商品被使用。

  天竹联盟用细旦天竹和有色天竹开发的文化衫被指定为世博会特许商品。天竹纤维,这个有着浓重中国色彩的纺织原料不仅彰显了民族特色,而且抗菌保健、环保绿色。有色天竹是继彩棉之后又一种低耗、节能原料,契合了世博会的·低碳环保”看点。世博会上天竹纤维纺织品的出现,也让这一中国自己的纺织新原料向世界舞台迈进了一步。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