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传奇·蝶变——写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创建10周年之际
2010-5-19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PS高聚物多功能涂层织物 高聚物导电膜 膜结构复合材料

    建设总部基地

    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看来,总部经济就是决策经济。总部实际上是产业决策人的聚集地。
    早在2003年,园区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总部基地的方案。据当时的规划,该中心建成后将集产品展示、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于一体,为促进经编产业的升级提供健全的服务平台。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建立10年来,产品品种已从最初的几十个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个。从百姓生活中常见的灯箱布、土工格栅,到卫星、大型飞机、游艇、风力发电叶片的骨架材料和增强材料,经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特色产业,跃升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年我国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经编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
    最近,记者在海宁采访时看到,当地经编产品已实现了重大突破,打破了传统灯箱布、服装、装饰一统天下的局面,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开发赋予了经编更加丰富的内涵。碳纤维、玻璃纤维、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等高科技纤维,经过经编工艺制成复合材料,在重量减轻的同时更加坚固,符合现代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等高科技领域发展的需求。经编这一特色产业正在实现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科技含量产业的跨越,它不仅代表着经编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而且预示着其未来创造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海宁经编企业研发生产的产业用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海宁经编以其优秀的品质,广泛应用于广告影像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交通运输材料、建筑材料、防护材料,以及航天飞行材料等。在青藏铁路、沪宁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在汽车篷布、高速列车、大型飞机、轮船的制造中,在现代体育场馆膜结构材料的应用中,以及特种兵部队配备的防弹服装制作中,海宁经编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海宁经编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产业链的配套完善,海宁人正在立志自主生产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经编复合材料,以进一步替代进口产品,满足我国航天科技、人造血管、现代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多领域对高品质、高性能新材料的大量需求。
    近年来,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一直以经济总量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基地,产值约占全国经编产业集群地总量的20%,在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园区内高速高档经编机拥有量,灯箱布、土工布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级经编产品检测中心。目前,园区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23家,投产企业3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6家、销售上亿元企业14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新产品220多个,并拥有浙江省区域名牌“马桥经编”。海宁还先后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经编行业标准的空白,其中《柔性灯箱布联盟标准》已通过审定,成为我国柔性灯箱布领域的第一个标准体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1~11月产业园区仍然实现产值112.15亿元,其中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40.1%。海宁经编产业较强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它有能力担当建设经编产业总部基地的重任。随着2009年11月份中国经编总部商城的盛大开业,中国经编产业总部基地建设的大幕开启。从此,海宁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是站在了更高的层次,站在全国甚至是世界经编产业发展的角度,审视和规划产业的未来前途。
    在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看来,总部经济就是决策经济。总部实际上是产业决策人的聚集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谁在支配全球的命运?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是那些总部决策者。比如纽约的华尔街,一大批金融界决策人物聚集在那里,他们可以对全球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比如洛杉矶,世界影视界的决策人集中在那里,他们对全球影视业的影响不可替代。再比如硅谷,聚集了全球半导体业的决策人,那里就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心脏”。因此,沈顺年对海宁总部基地有一个设想——它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经编产业的“华尔街”、“洛杉矶”和“硅谷”。
    在海宁,记者看到了已经落成的28层总部大厦,这座规模宏大的大厦是目前海宁市最高的建筑,集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创意设计中心、展示中心、会议中心、电子商务于一体。用不了多久,一幅由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而成的三维图像将变为现实。海宁,也将成为中国经编产业和世界经编产业的“心脏”。
    “总部经济绝不仅仅是一座大厦,而是它的内在文化和灵魂。”沈顺年说,“建一个总部基地,就像建一个美国。美国是一个拓荒者建设的国家,一个移民社会,而总部就犹如一个移民社会。需要汲取各个地区文化和产业的思想和精华,加上移民拓荒者的现实感、激情和梦想,就形成了总部文化和总部精神。每个入驻的企业都要有一股激情和梦想,在总部基地的平台上相互交流、相互碰撞,迸发出闪光的文化和思想,这样,总部基地就有了灵魂。”
    共5层的中国经编总部商城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目前,商城内商铺全部由当地和外地企业入驻。海利得、超达、华生、天宇、顺龙等知名企业争相将这里作为展示企业实力和创意的窗口。全国工业丝领域领军企业海利得率先入驻,体现出海宁当地企业对建设总部基地的热情和责任。记者在商城里还看到许多来自其他省市和经编产业集群的企业已经入驻。各个企业店面装饰风格不同,有的力求体现产品的性能和时尚,有的则充体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内涵,相同的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拓荒者”的激情,而且他们对总部基地未来的发展都抱着一种美好的预期。不同的企业理念和文化在这个平台交融,成为海宁总部经济崛起不断涌动的力量。
    除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沈顺年向来主张“借脑发展”。他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跟着亿万富翁,你会是千万富翁”。因此,在总部商城的运作上,海宁与上海世贸商城结为合作伙伴,通过互访、交流、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汲取大都市成功商业运作模式的精华,加以本土化,提升总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当地企业告诉记者,目前,海宁经编产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产业链配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海宁在建设经编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高性能纤维的开发与生产,同时加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与应用,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目前,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编产业用布生产基地。随着国家产业调整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十二五”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海宁经编总部经济的建设和经编产业的发展必将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本文相关资料由海宁经编产业园管委会提供)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末页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