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汽车用纺织品市场空间广阔
2010-5-18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汽车用纺织品 市场

    非织造布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成型性、透气性、耐热性、阻燃性、拒水性、绝热性、隔音性及轻量化等特性,使得它在汽车内饰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但是高新技术的新型纤维材料、非织造复合加工技术以及非织造与涂层、层压复合技术的组合应用才是推动汽车用非织造布越来越广泛应用的关键。

    增强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将增加。自上世纪起,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就开始用复合材料来代替金属材料,并制造了各种汽车零部件。随着高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增强材料和一些耐高温树酯基体的陆续出现,构成了性能更佳的复合材料。它虽然技术难度大,价格高,产量低,但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迅速成长起来。加之一些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了复合材料技术和先进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研究,并使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从制造简单的汽车非承力零件,进入制造受力构件。汽车用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纤维用的最多的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基质材料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成本较低,加工工艺简便,在欧洲有广泛的市场,如发动机罩、座椅骨架、电池托架等,也可用作保险杆、仪表板甚至车身壳体。

    新型车用品迎合汽车流行

    由于目前汽车整车的价格已经降得非常低,因此对汽车用纺织品的价格要求极高。但产品的质量不能降低。因此开发国产的汽车用纺织品专用原料、开发各种国产染料和助剂是今后汽车用纺织品发展的出路。以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制造的衬垫块就是一项不错的尝试,而且与车用聚酯单一纤维一体化相一致,有利于循环使用。聚酯纤维非织造布衬垫块是皮芯复合纤维叠层结构,皮层是低熔点聚酯,芯层是聚酯。皮层熔点较低,芯层熔点较高,经热熔后使纤维粘结在一起,制成非织造布叠层结构,这样不影响芯层纤维的力学性质,省去粘合剂,织物手感柔软。这种材料制成的汽车座垫耐压、透气性好、透湿性好,具有舒适的接触感。

    今后全成型座椅面料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座椅面料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裁剪、缝纫工序,因此,原料浪费很大,同时缝纫时自动化操作又很困难。通用汽车公司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一项可直接生产座椅套的工艺。经过多年来对立体结构的研究,在电子单针“V”型横机上开发了著名的压脚技术,结合花型和成型工艺,成功生产出三维成形座椅织物。该座椅织物的生产直接由CAD系统控制,设计灵活,可变换织物花型及色泽,并可在屏幕上显示;研制时间减少到原来的40%,成本降低,节约原料15%~20%,节约工时60%,同时还减少仓储。现在,许多汽车公司都己开始使用这种全成型织物。

    经编间隔织物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间隔织物最主要的用途是代替聚氨酯泡沫片层压物而用于汽车座椅。对机械性能、抗压弹性、透气性能及隔音性能等进行对比,间隔织物在这些性能上都大大优于聚氨酯泡沫。在间隔织物编织过程中,可以在间隔中直接衬入电阻丝,需要时可以对座椅进行加热。由于采用的是单一聚酯纤维,因此可以纯净回用。此外,间隔织物还被用于仪表盘包覆、遮阳板、座位袋等。

  汽车是由非常多的零部件组成的,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是替代众多传统零部件的有效途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刚度大、强度高、质量轻等特点,可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设计与制造,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结构的性能。复合材料正朝着延长使用期以及可再生的方向发展,顺应了汽车轻量化、节能和减排的发展趋势。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