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会展报道 >> 正文
2010(青岛)产业用纤维技术与市场创新论坛
2010-5-12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产业用纤维 创新论坛

找寻发展新引擎

  来自世界著名纺织机械制造商德国巴马格和日本TMT的代表,近日再次遭遇参会人士的“围攻”,希望其透露新产品的开发情况、设备升级的进程等问题——这是发生在5月6~8日“2010(青岛)产业用纤维技术与市场创新论坛暨涤纶工业丝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的熟悉一幕。德国巴马格公司上海代表处的高级经理陈方笑言:“每届论坛,这算是必备节目了。”

  代表们的“围攻”当然并无恶意,却足以反映出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希望转变、提升的迫切心情。由中国化纤协会主办,中国化纤协会涤纶工业丝专业委员会等承办,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学山东省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等支持的本届论坛,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产业用纤维尤其是涤纶工业丝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努力找寻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本届论坛还得到了国家工信部相关单位的指导。

结构调整四层涵义

  中国纺织化纤工业发展到现在,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发展空间还有多大?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从解决就业、行业自身的国际比较优势、国际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纺织化纤工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不过,要让广阔的前景和空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王伟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进一步实施结构调整战略。

  王伟指出,行业结构调整着重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原料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国内纺织原料资源严重短缺,天然纤维和化纤原料缺口不断加大,国内原料发展不足问题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产品结构调整。低附加值产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标签,提高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是实现产品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去年工信部联合7个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下一步要做好各项落实工作。三是区域结构调整。我国超过80%的纺织生产能力还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制约日益加剧,产业梯度转移在近年已出现良好势头。为引导转移,工信部最近将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在三大终端领域中,服装、家纺发展较快,比重较大,而产业用纺织品比例明显偏低,但发展空间巨大。工信部正与行业协会加紧研究,将制定产业用“十二五”发展规划。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