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石化“熄火门”难道与二甲醚有关?
2010-3-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丙烷 丁烷
    据报道,自2010年1月3日开始,香港的士频繁出现熄火的现象,大约200多辆小巴士受“感染”,仅1月3日早上,大约出现十多辆小巴因“熄火”维修问题。据慧聪化工网了解,不仅如此,还有大约6000部香港的士受“熄火”原因影响。此次“熄火门”事件发生后,业界矛头把“熄火”原因直指中石化及其他油站,甚至怀疑其出售的石油气有问题。
    1月4日,据新华社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中国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就“熄火门”事件即刻采取检验所有相关石油液化气环节,并无发现石油气质量有问题。中石化负责人还表示,影响LPG使用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公司欢迎政府成立“专案小组”,愿意积极配合“专案小组”就此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调查,并继续做好香港LPG供应。
    LPG(液化石油气)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液化石油气是在提炼原油时生产出来的,或从石油或天然气开采过程挥发出的气体。商用LPG的主要来源是对天然气和石油的处理和提炼原材料中通常包含过量的丙烷和丁烷部分。笔者猜测,就中石化“熄火门”事件,会不会与LPG里的化工原料二甲醚有关呢?二甲醚通常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
    至今,对的士“死火”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