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高新技术纤维荣耀榜
2010-12-3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高新技术纤维 产业化

  芳砜纶产业化

  -进展情况:年产千吨级生产线已建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芳砜纶纤维属于有机耐高温纤维,有机耐高温纤维是指可在180℃以上长期使用或在更高温度下仍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效的物理性能的有机合成纤维。它是先进防护制品、高温烟气过滤制品、高档机电产品、军工产品的重要基础原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军工发展也迫切需求这类纤维国产化。目前世界上该类纤维的容量约在3万多吨,但这类纤维国际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其制造技术被视为高科技纤维的核心技术,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代表企业: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开发的芳砜纶纤维是新一代的耐热纤维,它的耐热性能达到250℃,明显高于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同时其生产成本与间位芳纶技术路线相近。此外,在高温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等应用特性上亦优于美国杜邦公司的间位芳纶产品,其应用范围更广,该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将来耐高温纤维发展的趋势。2006年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兴建了1000吨级的产业化生产线,由其子公司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运行,该生产线属于全球首创。目前,1000吨的产业化生产线正在进行连续运行,进一步研究解决下游产业链中的关键生产工艺和装备的配套问题,逐步建立起以芳砜纶为核心的系列耐高温高科技产品产业化平台。第二条规模更大的产业化生产线正在启动中,“十二五”期间将建成投产。产品已销售到美国、日本、中东、欧洲、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点评:在“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虽然没有对芳砜纶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但是鉴于芳砜纶作为间位芳纶的升级产品,在耐热性能上已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多家单位应用评价认为:芳砜纶产品的理化指标中耐热性能特别突出,纤维加工性能良好,产品具有永久阻燃抗热性,服用舒适性优势明显,易染色性能明显,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

  -进展情况:目前已建成每年千吨级实验生产线,并在国产化装备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纤维产业化仍需进一步发展。

  Lyocell纤维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通过将天然纤维素原料(浆粕)直接溶解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简称NMMO)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特殊纺丝制得,因而又称为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这种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生产工艺是一种不经过化学反应生产纤维素纤维的新工艺,采用封闭式的溶解、纺丝、溶剂回收工艺流程,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不到粘胶的一半。不仅原料天然,产品经使用后可生物降解,而且生产过程溶剂几乎全部回收,可重复利用。由于NMMO是一种不会导致变异的绿色溶剂,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危害。因此,Lyocell纤维的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符合环保要求,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纤维”。

  Lyocell纤维的主要生产商为奥地利兰精公司,商品名为TENCEL(天丝),其他生产商如德国的TITK、韩国晓星株式会社、中国上海里奥纤维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印度Birla Viscose公司等。

  -代表企业:上海里奥纤维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里奥纤维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连续真空全混合推进溶解技术建立了Lyocell纤维生产线。自2006年2月纺出第一束纤维至今,经过4年多的研究和摸索,已经成功并稳定生产出了第一代绿色环保的Lyocell(莱赛尔)纤维,打破了仅奥地利兰精公司一家垄断生产的局面,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此产品的企业。2009年开发出了世界首创的Lyocell竹纤维。目前年产约300吨纤维。

  -点评: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工程化研究的关键时刻,因此,“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到2015年建成万吨级产能,实现具有我国特色的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

  聚苯硫醚(PPS)产业化

  -进展情况:纤维级聚苯硫醚的聚合、抽丝产业化成套技术和装备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替代进口。PPS树脂产能达2.8万吨,纤维能力达3000吨。

  聚苯硫醚(PPS)纤维是阻燃性纤维品种之一,由于它具有断裂强度高、回潮率低、耐高温、极限氧指数高等特点,成为工业用过滤织物的首选。在环保、化学过滤和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如用于热电厂的高温袋式除尘、垃圾焚烧炉过滤、水泥厂滤袋、电绝缘材料、阻燃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另外,还可用作干燥机用帆布、缝纫线、各种防护布、耐热衣料、电绝缘材料、电解隔膜和摩擦片(刹车用)等。根据用途不同,分短纤与长丝产品,整个聚苯硫醚产量在3000吨左右。据了解。我国聚苯硫醚用量每年大约在5000~5500吨,而全球消耗量在8000吨左右,我国成为聚苯硫醚的主要使用国。

  目前,国外生产厂家主要有日本东丽公司、东洋纺公司、美国FIT公司、法国Nexis公司等。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有四川德阳科技股份公司、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辽宁营口耐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宁新能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聚苯硫醚纤维。

  -代表企业: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月10日,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在张家港的新厂建成投产,设计产能为PPS短纤1万吨/年、长丝3000吨/年。目前一期工程生产已经达到设计指标,形成前纺2500吨、后纺5000吨的生产规模。目前江苏瑞泰的聚苯硫醚短纤各项技术指标已经与日本东丽公司产品接近,长丝部分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预计产能将达3000吨/年。

  -点评:随着我国环保、低碳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聚苯硫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PPS纤维产量虽逐年增加,但PPS原料切片仍大量依赖进口。因此,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指出,聚苯硫醚纤维要实现纤维级切片和长丝的产业化。加速PPS纤维的发展,关键要解决好原料PPS纤维级切片和长丝的产业化问题,使我国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所改观。为此,除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外,还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同攻关,解决PPS纤维关键生产技术,早日使我国成为PPS生产大国、强国。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