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高新技术纤维荣耀榜
2010-12-3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高新技术纤维 产业化

  芳纶1313产业化

  -进展情况:目前我国多家企业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生产规模,产品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部分可替代进口,并已出口海外,总产能达到7800吨。

  芳纶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简称,是当今世界有机耐高温纤维中发展最快的一个类别,产量和需求量在三大高性能纤维中是最大的。其最具实用价值的品种有两个:一是间位芳纶,全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我国也称芳纶1313;二是对位芳纶,全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我国也称芳纶1414或芳纶Ⅱ。

  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由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明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和日本基本垄断了全球芳纶市场。我国也从60年代开始研发,但在关键工程化技术方面始终未获突破,直到最近几年,以烟台氨纶集团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间位芳纶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芳纶的国产化建设开始取得初步成果。目前全球只有5家公司实现了间位芳纶的工业化生产,总产能约38300吨:美国杜邦公司年产能为28000吨,烟台氨纶集团5000吨,日本帝人公司2300吨,上海圣欧公司2000吨,广东彩艳公司1000吨。

  -代表企业:烟台氨纶集团

  烟台氨纶集团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间位芳纶产业化技术,于2004年5月实现了间位芳纶的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经过扩建,目前产能达到5000吨,位居全球第二位,已形成本白短纤、长丝、原液着色纤维、易染色纤维、超细旦纤维等系列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5%,国际市场占有率约15%。

  -点评:“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要求芳纶1313加快高端产业链开发和市场应用拓展,突破万吨产业化。间位芳纶主要应用于高温环保过滤、安全防护、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未来15~20年,随着各行业对节能降耗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全意识、防护知识的提高和国内防护服生产的发展,以及间位芳纶纤维在工业、复合材料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我国间位芳纶纤维的年需求量将以19%的速度增长,间位芳纶产业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芳纶1414产业化

  -进展情况:每年100吨中试规模生产线基本实现生产,千吨级产业化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

  对位芳纶纤维在耐高温、阻燃、绝缘等性能方面比间位芳纶更具优势,同时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高强度、高模量、热稳定性。对位芳纶纤维主要应用在:个体防护:用于制作防割手套、耐高温服装等;增强材料:主要包括建筑桥梁维修补强、光缆增强、高强度缆绳、轮胎帘子布、轮胎增强等;复合材料:主要包括大飞机二次结构、飞机驾驶舱、发动机罩、雷达罩、天线、游艇船舶、汽车外壳等;摩擦密封材料:主要包括刹车片、离合器片、变速箱摩擦片、密封垫/片等,逐步取代有致癌性的石棉材料;体育器材领域:用于制作登山鞋靴、赛车车体、滑雪板、高尔夫球杆等。

  全球有5家公司实现对位芳纶产业化,总产能约68000吨:美国杜邦公司年产32000吨,日本帝人公司32000吨,韩国可隆公司2000吨,俄罗斯卡明斯克公司1000吨,韩国晓星公司1000吨,烟台氨纶集团100吨。

  -代表企业:烟台氨纶集团

  烟台氨纶集团于2004年正式启动对位芳纶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2008年建成国内首条百吨级可连续运转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并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对位芳纶中试产品已在胶管骨架、增强基布、盘根密封、光缆增强等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公司正在进行1000吨对位芳纶产业化工程的建设,预计2011年建成投产。

  -点评:“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芳纶1414要完成产业化研发。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位芳纶的用途不断扩展,尤其在复合材料、轮胎橡胶、建筑和电子通讯领域的应用进展显著。最近几年全球对位芳纶消耗量年增长率超过10%,所以全球对位芳纶的供应仍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预计到2015年,国内需求将达到15000吨。建议加大芳纶主原料的技术开发和规模扩张。推动我国芳纶原料工艺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高品质芳纶原料的自给,满足国内芳纶生产的需求。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