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琴谈“十二五”产业规划方向
2010-12-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十二五 复合材料 吕琴
回望“十一五”收官之年,复合材料行业的蓬勃向好,无疑在中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整合,协作,碰撞,竞争,在复合材料各大分支产业板块不断上演,这一切也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复合材料行业的未来发展轨迹。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琴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复合材料将重点围绕“整合规模,结构转型”进行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
吕琴认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复合材料产业升级的趋势正在加强,产业发展进入到了更强劲、更具进取性,同时也是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阶段。目前全球复合材料总产量超过900万吨,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三大生产和应用地区,全球复合材料年均增长率为5%。我国复合材料总产量为329万吨,年增长率为15.5%,规模以上企业高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斐然,如风电行业,全球最大的5兆瓦叶片近期将下线;脱硫环保工程中,已有8.5米、直径42米跨度的烟塔工程案例;缠绕管罐产品“十一五”末总产量达70万吨,增长150%,一批企业还承建了管道出口工程;模压制品总产量为37万吨,增长95%,初步形成为汽车工业配套的产业基地;连续板材212%的速度增长惊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第一座复合材料跨线公路桥和全复合材料结构房屋有了最新突破;航空航天领域,从烧蚀部件到结构部件,每年用到1000多个品种复合材料。
吕琴强调,虽然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但复合材料产业大而不强,以低价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如产业集成技术创新发展不足,高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复合材料设计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利润率偏低,原材料系列化不足,高端依赖进口,废料回收可再生利用,产品标准、后期方法标准、设计规范跟随不上,熟练工、技术工人缺乏等,均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瓶径。企业的良性发展是推动中国复合材料产业升级的核心。靠廉价劳动力、低价竞争、粗放经营、环境代价换来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企业已经到了高成本、低利润、残酷竞争的时代,到了追求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明确在新一轮发展规划开局之际,如何铺开“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至关重要。
押宝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准“给力”点,引导复合材料这一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具有产业影响力的规模企业,使之在产业升级、品牌拓展等方面发挥先进的引领作用,注重高端产品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成长,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核心问题,直接和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竞争。“十二五”期间,复合材料产业在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中,占有重要一席,如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高端制造业上,复合材料必然有所作为,有强大的发展区间。以新能源为例,风能、太阳能、水能以及其他非可燃性可再生能源目前仅占全球能源供应的4%,80%的能源供应仍依靠燃烧化石燃料,而这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即便按照目前可再生能源投资速度和现有的鼓励政策发展,2050年能源总需求的预期增长部分仍需要继续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未来20年,增效节能的减排潜力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方式的总和。这将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空间,企业应密切注视如何与市场结合。
随着产业转型的深化,利用产业优势,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正是复合材料产业落实“十二五”规划过程中,从“产业制造”向“产业智造”的主要一环。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复合材料产业最根本的战略路径。当然,新兴产业还有一个成长过程,产业转型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创新”和“转型”,是复合材料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调。创新考察的不是产业的技术,而是我们的意识与意志。另外,过去多年,产业发展重视经济指标而忽视社会指标,今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针对当前不断上升的产业成本竞争压力问题,吕琴表示,目前,环境和政策因素开始成为成本构成影响元素,领先企业将注意力从成本削减上转移,转而寻求具有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和最优制造技能的企业。这种最优成本采购趋势,对出口企业而言,意味着一旦单一竞争力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挑战,就会被抛离这个供应链。印度、巴西凭借信息技术及资源优势,正在争夺过去中国出口具有优势的领域。从侧面说明采购商最优成本配比的选择已经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采购商看中的是我们的产品及制造加工相对便宜的好处,而企业得到的却是熟悉市场需求的机会,且还可以将这些工艺改良利用到国内其他产品的生产上。从这种趋势中,企业应通过参与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协作,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把握与其合作获得资金及必要技术的支持,最终提升自己的整体竞争力。
吕琴强调,后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发展将呈现显著的新态势,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产业化推进中实现“清洁技术”和“节能减排”。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更发达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更先进的工业技术水平。因此复合材料产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会以显著的速度围绕更有效利用资源和更清洁生产的方向升级,从依靠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的逐步推进。
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将利用协会自身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以前瞻的视角,做好产业实际空间布局,引领复合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