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人物访谈 >> 正文
刘波:湖北宜化如何将季戊四醇做到亚洲最大?
2010-12-1 来源:慧聪网
关键词:季戊四醇 湖北宜化 刘波

     湖北宜化,一个拥有太多“最大”头衔的大型石化集团,比如,亚洲最大的化肥和井盐生产企业、中国最大联碱和氯碱制造商等等。而对于涂料行业来说,亚洲最大规模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无疑牵动着诸多涂料树脂制造商。在金融危机期间,国内多条季戊四醇生产线被迫减停车,只有宜化满负荷生产,尽管遭遇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不利环境制约,在中国乃至全亚洲的季戊四醇的发展之路上,湖北宜化依旧保持着领跑姿态。在业内人士看来,湖北宜化竞争优势背后所体现出的宜化文化、产业发展和营销策略等关键要素,完全可以作为教学案例深入探讨和学习。
    带着中国涂料行业的好奇和疑问,慧聪涂料网走进湖北宜化,通过对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刘波先生的约访,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湖北宜化,这家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商。为保持访谈内容的连贯性,我们特地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呈现本次采访,力求使涂料人士更加直观的感触到湖北宜化。


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刘波

    刘波,现任湖北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刚刚迈入“不惑之年”的他,在湖北宜化可谓战功赫赫,先后荣获“劳动模范”、“科技标兵”、“年度管理标兵”等荣誉称号,其参与的科研项目屡次斩获科技进步奖和专利金奖。自1990年进入湖北宜化集团之后,刘波历任电控部部长、宜化楚星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宜化股份总经理助理等职务,2006年,刘波正式出任宜化集团副总经理,分管集团公司的销售工作。
    慧聪涂料网:我们知道您是曾经从事化工的技术研发和工业生产,随后转换角色负责集团产品的销售。在您看来,技术生产和销售两份截然不同的工作,您是如何定位自己快速进入状态的?
    刘波:技术生产与销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密不可分的,技术生产系统是创造价值的地方,销售系统是实现价值的地方,两者从管理上来看有很多相同之处。从技术生产到销售只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能实现快速过渡,迅速进入状态。
    多年来,宜化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以企业文化为中心,加强文化建设,统一价值观。宜化从2001年销售收入的5.8亿元发展到2009年销售收入的360亿元,由一个地方性企业发展到一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化工集团公司,是因为我们有宜化核心竞争力---宜化文化。宜化文化是宜化集团内部员工共享,并影响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非正式的价值观和规范。宜化文化的出发点是统一价值观,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实事求是、从严治厂、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实事求是是我们的思想路线,从严治厂是我们的管理理念,艰苦奋斗是我们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因为有了核心价值观,宜化构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人人都可以批评的文化;因为有了核心价值观,“双百”目标成为宜化人共同的文化愿景,成为宜化人奋进的源动力;因为有了核心价值观,宜化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原料,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产品,再卖出最好的价格。正是坚持了这个中心,宜化才能实现人才的无边界流动,我们才能做到不同领域跨越。
    两个基本点,则是加强五化建设,实现精细化营销。化工企业生产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从原材料煤到产品出来,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指标都有着严格的规范。销售同样如此,我们加强了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做到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控制。这不仅适用于技术研发、工业生产,同样适用于营销。
    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商务环境。一个企业的管理最关键的是团队、人员的管理。团队的核心是荣辱感,一个优秀的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在技术生产系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是最大的荣誉,在销售系统把产品价格卖到最高,服务最好就是销售人员最大的荣誉。我们广泛重视、尊重我们的供应商和客户,只要一切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科学合理的战略储备和库存的,都要思考如何建立战略联盟,只要我们真心付出,只要我们诚信待人,我们的“双百”伟业就会早日实现。
    慧聪涂料网:湖北宜化作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季戊四醇供应商,是涂料用醇酸树脂的主要上游企业。您能否介绍一下宜化季戊四醇在国内涂料行业的合作和应用情况?从销售额上看,湖北宜化的季戊四醇业务能否感受到中国涂料的快速发展?
    刘波:宜化目前拥有我国涂料界最完善的营销网络,世界知名涂料企业如纽佩斯、DSM、长兴化学等均为宜化客户,我国涂料前50强企业也几乎都是与宜化合作多年的伙伴。
    近几年,中国涂料行业发展迅猛,国际化大公司如阿克苏诺贝尔纷纷在国内建厂或收购企业,国内油漆的品质在提高,醇酸树脂作为传统产品,从近几年来看,在国内行业发展较为稳定。
    慧聪涂料网:湖北宜化是一家超大型规模的化工产品供应商,众多产品线和庞大的集团规模,让销售工作变得复杂。作为集团的销售负责人,您认为平衡多条产品线和诸多用户市场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刘波:首先我们要考虑效益因素。金融危机前,季戊四醇最高市场价14000元/吨,效益巨大,所以我们就加了产品线,是效益最大化。但是08年金融危机后,低端季戊四醇的价格从“天价”降低到成本线上,所以,我们及时调整了产品等级,主要生产高端季戊四醇为主,使在市场的“冬天”宜化季戊四醇仍然销售的很好。
    其次还要引导市场需求,提高国际化竞争力。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策略是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与跨国公司不同(一般占据工业涂料中高端市场)国内大中型企业主要是以通用型涂料为主,属非专业化的企业。所谓企业“转型”就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由通用型向非通用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优化,由高耗能向节能减排、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转化。如对用于季戊四醇下游,中国市场主要用低端为主(92%含量左右),而欧洲等国际消费区域主要采购高端(98%含量以上),为了使中国和国际化接轨,我们生产的季戊四醇主要向高端靠拢,引导市场需求,提高国际化竞争力。
    另外,高附加值的销售活动还要重视特定的客户需求。由于少部分客户需求和使用习惯,我们也会重视这些特殊客户需求的产品。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