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一把双刃剑 应警惕过热风险
2010-1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系能源 再生能源
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眼看越来越旺,但是就当前来看,新能源在中国的需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旺盛。专家曾经指出,目前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还比较低,但是供给却很大,其中大部分都作为出口,所占比例在40%-50%。一旦企业一拥而上,国内需求又跟不上,新能源的泡沫就很可能会出现。
在太阳能、风能相关产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因盲目跟风而陷入经营困境的迹象。
纵览“十二五”电力行业规划,可以明确看出国家将对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火电将大举让路,装机量退居70%以下,清洁能源装机将超过30%。不久之前,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曾表示,从2011到2020年,我国将在新兴能源产业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可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早在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就已经明确表示,中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5%。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完成减排目标,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开发利用,会是我国未来要重点开发的能源。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大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具体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相比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降低人类对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的依赖,有效遏制全球变暖,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该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新能源及与之相关的节能减排话题成了各行各业的热点。许多企业发现了新能源的发展机会,转战到这个领域来,新设备、新项目纷纷上马。于是不管是刚刚成立的新公司,还是半路出家的老企业,都把视线瞄准到了新能源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项目上。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新项目的“扎堆”,导致了许多担忧应运而生。产能过剩的忧虑、新能源悖论的提法等都成了新能源发展之路上的一个个警示标语。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固然是好,但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也一定会存在问题,这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对了能“斩妖除魔”,用错了搞不好“伤到自己”。
一哄而上或使产能过剩
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新能源的话题越说越热。
早在7月份,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就在能源局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就已透露,《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围绕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一方面涵盖了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开发利用规划;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0月初,在天津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一份来自科技部的《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报告更明确地总结和规划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之路,在这份报告中,所有关键领域都被提及,如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清洁煤、核能、智能电网、地热能源、地表水水源热泵、新能源汽车等。
近日,随着“十二五”规划内容的出台,从产业到股市,新能源的话题被无数次的谈起。在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到很多具体内容,比如在太阳能方面,未来两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将支持至少640兆瓦光伏系统和并网输电技术的推广应用,2020年中国光伏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2万兆瓦。又如在风能方面,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5万兆瓦,连续5年增幅超过100%,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1.2亿至1.5亿千瓦。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2万辆新能源汽车。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千万辆级。
这些数字从表面上看起来蕴藏了无数的产业发展机会,然而我国的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并非处在起跑线上,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已突破25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连续5年增幅超过100%,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沼气年产量约130亿立方米,均居于世界前列;水电装机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非化石能源累计利用规模达到2.4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8%。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