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涂料与油墨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漆器震惊巴黎世博 获八届奖项创奇迹
2010-1-14 来源:东方早报
关键词:沈绍安 脱胎漆器

    乾隆皇帝亲笔题诗

    沈绍安并不满足于掌握“夹纻”原理,做出更美的漆器工艺品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于是,薄料技法也应运而生。
    薄料配方非常讲究,为使制成后的漆器散发出金属质感的光泽,就需要在原料中加入银箔。把银箔和桐油混合在一起研磨成泥状,再加入矿物质颜料予以调色,然后入漆搅拌。为了使漆液尽可能细腻,必须用麻布将漆液层层过滤。
    好的漆料还需够“薄”。在沈绍安以前,制作漆器的艺人都是用毛刷来上色,可是沈绍安却是用手蘸漆,一点一点地拍到作品上,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漆器的色彩亮度,其表面的金属光泽也愈加明显。
    以银箔为原料,漆器更美观了,成本也大大上升。乾隆年间的巨宦富贾无不以拥有沈绍安的薄料漆器为荣,即便是乾隆皇帝也对沈家漆器赞不绝口。
    在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着一件由沈绍安进贡的脱胎菊瓣朱漆盖碗,它通高10厘米,口径10.8厘米,内壁却薄如蝉翼,厚度甚至不及1毫米。乾隆帝看到这件盖碗后龙颜大悦、爱不释手。他亲自在盖碗内题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浥露掇其英。”短短的一首五言绝句,便将脱胎漆器的轻巧典雅展露无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了乾隆皇帝的赞誉,时人对于脱胎漆器更是喜爱有加,沈家漆器从此成了国宝珍瑰。

    获八届世博奖项

    1835年,沈绍安去世以后,他的技艺由沈家后人世代传承,到了第五代沈正镐和沈正恂时,脱胎漆器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鼎盛。
    为了让漆器的颜色更加丰富,沈正镐和沈正恂把泥金和泥银调和到了漆料中,在原有的红、黑、朱、紫的髹漆基础上,又增添了金银、天蓝、葱绿、古铜等颜色,做出的漆器作品生动逼真。
    在国内,沈氏漆器风靡大江南北,深受清廷皇室喜爱。清朝末年,闽浙总督许应曾购沈正镐、沈正恂的漆器献给慈禧太后,太后大喜,即赐沈家兄弟四品商勋、五品顶戴。宣统二年,清廷又赐一品商勋、四品顶戴。
    在国外,沈正镐、沈正恂的作品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繁荣的贸易促使脱胎漆器大量出口。为了顺应西方顾客的需求,沈氏漆器也开始制作西式茶具、咖啡具等各种西方日常用品。这使得福建漆器的出口额逐年攀升,据统计数据显示,1905年福建脱胎漆器的出口值为10521银元,1910年骤升至31541银元,而1920年更高达44063银元。
    同时,脱胎漆器更是频繁现身于世博会中,几乎历届世博会中,福建漆器都会被官方作为指定的征集产品,并先后在1889年、1900年、1904年、1911年、1915年、1924年、1926年、1933年举办的8届世博会上获得金奖、优秀奖等奖项。其中,沈氏一门的获奖作品就包括沈正镐的《莲花盘》、《茶叶箱》、《古铜色荷叶瓶》、《大梅瓶》、《松鹤漆器盒》以及沈佑兰与陈兴春合作的《套桌和茶具》等。
    经历了数届世博会之后,脱胎漆器吸引了无数西方人的眼球。在人们口中,来自福建的脱胎漆器被描述为“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
    在沈正镐、沈正恂之后,这门中华绝技的继承与创新也从来没有中断过。2006年5月20日,福州脱胎漆器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8月,福州传统脱胎漆器保护基地建立,掀起振兴福建漆器新的一页。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