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市场行情 >> 正文
透析美国能源新政的三大目标
2009-9-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关键词:美国能源 经济增长 可再生能源

  三,美国能源新政试图构造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
  全球变暖问题一直是美国国内争议很大的核心议题。美国国内各方基于不同的认识和各自利益,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从非常激进的环保人士,到持气候变化怀疑论的顽固分子,美国对气候变化的争论,极其激烈。而其最后所采取的行动,也是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博弈后的结果。在布什政府期间,“采取削减二氧化碳的行动和政策将会削弱美国的竞争实力,对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重大打击”的论调占据了上风,从而导致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采取保守态度,使得美国成为国际社会在此问题上的众矢之的。
  而奥巴马政府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既反映了奥巴马本人以及其所在的民主党一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主张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认识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变暖问题将对地球的未来和子孙后代造成严重危害,美国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因此跟过去相比,美国的主流民意对于气候变化问题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奥巴马政府态度的转变,也是对主流民意的一种回应。
  目前,总体来看,美国在近期内必将对气候变化问题有一个综合的应对方案,包括碳税、碳交易等各种政策手段。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当前的不确定性在于这种应对方案和行动的力度究竟有多大,这依旧取决于各方(两党、政府、国会、工业企业、能源巨头、民众等)势力讨价还价的结果。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使用密切相关,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本质上也是一种能源政策,美国的能源新政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政策目标,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又培育新兴能源产业,打造美国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保障了美国的能源安全。
  由于美国在能源领域政出多门,互相牵制,一直以来,有批评认为美国缺乏一个长期的整体能源战略,从而导致了三十年前美国就提出要降低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保障本国能源安全。而三十年来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却节节上升,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有增无减,同时还造成了美国是能源浪费大国的对外形象。
  美国能源战略的这种摇摆不定,既体现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能源政策的不断争议之中,也体现在国会和政府有关能源政策的互相掣肘之中。
  传统上,民主党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能源政策,对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开发使用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力图推行更为进取的政策。而共和党则一般被认为更体现传统能源和工业企业的利益,对于能源政策则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在布什政府主政的八年间,由于共和党获胜控制了政府,美国政府在能源政策的态度总体上是趋于保守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其汽车的油耗标准迟迟难以提高;而民主党则获得了美国议会的多数席位,成为了美国议会的多数党。因此在过去的八年中,在推动能源新政方面,基本上呈现出民主党攻、共和党守,国会攻、政府守的局面。
  奥巴马政府的上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格局,美国政坛出现了少有的政府、议会都由民主党控制的局面。奥马巴本人对于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政策持较为积极的态度,他上任以来,任命了一系列在能源问题上持进取甚至激进态度的重要官员,包括环保署署长Lisa Jackson、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科技办公室主任John Holdren等。目前在能源政策方面,与过去相反,出现了政府走在议会前面、政府不断推动国会出台相关能源法规的局面。
  事实上,无论是民主党上台还是共和党上台,无论是国会主导还是政府主导,由于美国的这一套政治体制是通过投票来选出自己的代言人,各代言人必然要充分反映各自所代表的地方、企业、民众的利益。美国能源政策的出台过程本质上也是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充分博弈的过程,从而保证最后所实施的能源政策能够符合大多数美国人的看法和利益,维护美国的主体利益。因此,从根本上看,当前美国能源新政的出台,其实是反映了美国主流民意对能源、气候变化态度的逐渐转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危机下,美国力图抓住机会,通过能源新政达到推动经济复苏、提高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目的。
  未来美国能源新政会如何转变,依旧取决于美国的主流民意会如何变化,而这种转变将会是渐进的。在未来,一方面,奥巴马政府的上台带来了美国加快能源改革的契机,美国必将在新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有所动作、有所突破,美国在能源领域将有可能迎来一场新的革命。另一方面,美国政治架构依然如旧,各方面的制约依然存在,美国在近期难以出台激进的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因此在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上,美国政府的态度与过去相比将会有明显转变,但期望美国做出非常激进的承诺,也是不现实的。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莉莉)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