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须有前提条件 存在不确定因素
2009-9-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低碳经济 前提条件 难度大

  (三)中国实现低碳发展难度很大
  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也是衡量居民生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人均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现代化水平时,其人均能源消费量至少要在4吨标准油以上(美国甚至高达8吨标准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9吨(美国人均高达19吨二氧化碳)。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发展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阶段,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都曾急剧增加。从中国既有实践看,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已超过4吨标准煤,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完成工业化过程,人均积累二氧化碳排放基本都要超过200吨。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的刚性关系。此外,中国以煤为主,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实现低碳发展难度很大。今后随着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减排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中国低碳发展需作出的努力
  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要在四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引导合理消费,抑制能源服务需求的急速扩张。二是优化供应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三是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终端用能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建设低碳的能源工业。
  (一)碳减排重点将从目前以工业部门为主,转向工业、建筑、交通并举
  目前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占总量的70%左右,是中国第一大能源消耗和排放大户。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完成,以及循环经济的加快推广,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未来可以做到“产值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不增加”。同时,伴随着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多层次调整,以及工业部门内部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工业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将明显减缓。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转向“住”、“行”阶段,商用/民用、交通部门的碳排放将快速增长,到2050年,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结构,将接近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建筑、交通各占1/3左右的水平。
  (二)加快技术替代和重大技术突破
  技术进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将长期维持在38%以上,其中2050年将达到50%左右,因此,推进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打造世界一流的耗能产业装备体系、世界领先的用能设备,对未来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专家们同时指出,如果国内国际各方面条件进展比较顺利,中国的低碳发展可能为温室气体减排作出巨大贡献。但是,也有种种不确定性。第一,认识转变的不确定性。事实表明,改变人类自身的行为难度很大。联合国早在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中就提出过改变消费形态的倡议,但至今仍没有成功经验可以推广。此外,靠需求拉动的市场经济与强调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如何协调一致,在经济学基本理论上尚未解决。第二,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不确定性。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国家能否在低碳科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何将低碳研发成果转化成成熟的产品,将直接决定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技术可行性。此外,发达国家能否将本国的先进低碳技术尽快转移给发展中国家,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第三,低碳资金支持的不确定性。资金是实现低碳发展的资金保证。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要每年增加1万亿人民币甚至更多的额外投资。如何筹措这笔资金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第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目前中国在利用国际优质能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水电、核电时经常遭遇误解,甚至被妖魔化。如果这方面因素不解决好,也将影响中国的低碳能源发展道路。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还要充分考虑就业
  在近日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和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中国和世界”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在对哥本哈根会议和碳减排发表观点的同时,一致肯定了中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专家看法各有不同。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莉莉)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