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须有前提条件 存在不确定因素
2009-9-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低碳经济 前提条件 难度大
  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牵头,由10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的《2050年中国低碳发展之路》课题研究今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来自各部门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转型的支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经过艰苦的努力,有可能在世界上率先走出一条低碳发展之路。但一定要在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否则,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难度很大。
  发展依然是中国未来50年的第一要务
  与会专家提出,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正沿着“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稳步前进,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不仅事关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趋势。但是,专家同时指出,实现低碳经济要有相当严格的条件,应分三个阶段走。发达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了,他们已经过上了高水平的生活,有技术,有资金,即使低排放,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达到,甚至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但我们不同,我们处在发展初期,养活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刚刚跨过中下收入水平国家门槛,人均水平还很低,经济发展质量较差,距离现代化国家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仍将是第一要务。既没有那么多资金,也没有那么高的科技水平。比如,美国人均拥有的汽车量是800辆/千人,一般发达国家是300辆/千人,而中国是33 辆/千人。近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法,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降低4%的排放,而京都议定书时要求美国在2012年比1990年降7%,时隔十几年,美国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不但时间延长,而且目标更低。从人均排放看,中国已经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仅基础情景分析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比日本低了 10%,而日本近年的节能减排是世界上比较好的。低碳产业是转型的支柱,应该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发展依然是中国未来50年的第一要务。
  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表明,无论是参照美国模式,还是欧洲或日本模式,未来中国的物质财富积累和能源消耗都要在现有基础上成倍增长。即便充分考虑能效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温室气体排放仍将继续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气候变化问题正从环境问题演变成一个涉及全球环境、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的复杂议题,并对未来世界的政治、外交、投资、金融、贸易、能源市场配置、能源技术开发、能源结构转型等产生影响,可以预见,中国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挑战。寻找一条低碳发展道路,特别是探寻一条低碳能源发展之路,对中国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重要机遇。本世纪围绕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竞争将日益激烈,谁能抢先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莉莉)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