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焦点——主犯?共犯?还是帮凶?
很快,这篇长达13页的论文在职业病防治、公共卫生和纳米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最先以新闻形式报道了这起“全球首例因纳米颗粒致病的临床事件”,不少非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也由此逐渐获悉和关注此事。
8月底,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的“纳米技术:职业与环境健康”国际会议上,中国医生的论文成为热点。“从大会开幕到闭幕,大家都在谈论此事,各种观点激烈交锋。”应邀作大会报告的中国学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研究员,被各国代表包围着争相提问。
赵宇亮告诉记者,国际科学界对这一事件大致持两种看法:从事职业环境健康的科学家认为,不论女工之死是不是因为纳米颗粒,改善工作环境、确保职业安全是当务之急;从事纳米毒理学研究的科学家则对论文的结论提出质疑,认为它未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纳米颗粒就是“杀人凶手”。相反,在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中,加热后的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产生的大量有机化学烟雾,极有可能致人于死地。
“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能够把女工中毒归咎于纳米颗粒。”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元方表示,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纳米尺寸颗粒物不一定是工人接触的生产原料,可能与空气中本身含有的纳米颗粒有关,也有可能是制作电镜片子时染色过程中引入的重金属颗粒。“工人使用的聚丙烯酸酯中至少含有10种有机溶剂(包含剧毒的甲苯),当被加热到75℃-100℃时,会产生大量有机气体,这些气体分子的毒性可能远远大于别的颗粒物。”综合论文报道和经验推断,刘元方认为,这是一起因化学品使用不当而引发的工伤中毒事件,却被“误判”为纳米粒子的毒性事件。
赵宇亮则指出,论文中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是单纯有机烟雾导致的疾病,还是纳米颗粒助长了疾病的发生,或是长期暴露在有毒烟雾环境下,纳米颗粒与其他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他说,完全将致女工中毒和死亡的责任“强加”给纳米颗粒是不公正的。
主犯?共犯?还是帮凶?或者什么都不是——对于纳米颗粒的合理“定罪”,无疑是争论中的焦点。事实上,宋玉果在论文中直言了研究的局限。由于工厂事后被关闭,他与合作者没能来得及对女工工作过的车间做环境监测,因此既不知纳米颗粒的确切浓度,也不清楚其具体成分。所以,“仍有许多问题待解。”文末,他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尾:病人体内的纳米颗粒究竟是什么?它是导致女工生病的唯一因素,还是主要因素?而这究竟是一起孤立的个别事件,还是一种在更大范围内的潜在威胁?为此,他呼吁对“纳米物质相关疾病”做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