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涂料与油墨 >> 行业动态 >> 正文
涂料中的纳米颗粒到底是不是夺命凶手?
2009-9-16 来源:信息时报
关键词:涂料 纳米颗粒 电子显微镜 聚丙烯酸酯粘合剂

    在一间没有窗户的70平方米厂房中,一群工人每天重复着一项简单劳动——将一种由聚丙烯酸酯制成的白色涂料喷涂在聚苯乙烯板(有机玻璃)上,空气透过一张张棉纱口罩,顺着鼻腔流入工人体内。如此工作了5至13个月后,7名女工相继出现了呼吸急促、胸腔积水等症状,最终有2人因病情恶化死亡。
    近日,一篇发表于《欧洲呼吸病杂志》的中国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论文认为,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纳米颗粒导致了女工们的不幸。由于纳米颗粒的“介入”,这起看似普通的职业病病例迅速“升格”为具有标本意义的事件——如果女工之死确与纳米颗粒有关,它将是纳米颗粒致人类中毒的第一个临床病例。
    事实究竟如何?在越来越多的讨论和质疑声中,科学的真相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事件回放——女工肺部发现纳米颗粒

    在8月20日出版的《欧洲呼吸病杂志》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临床毒理病理科医生宋玉果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对7名女工的临床病症、工作环境及致病原因作了详细分析。
    据论文描述,2007年1月到2008年4月间,一家印刷厂制版车间的7名女工因呼吸困难,陆续被送进朝阳医院治疗。经检查,患者心脏和肺部有严重的胸腔变色积液和胸膜异物肉芽肿。其中2人后因胸腔积液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经过治疗,另5名女工病情趋稳,但肺纤维化的过程无法逆转,尽管她们已停止工作。
    为弄清病因,医生用电子显微镜对死者的肺部积液和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在肺部上皮细胞中发现了直径约30纳米的微小颗粒。随后的现场调查发现,制版车间内的粉尘和聚丙烯酸酯涂料中含有类似颗粒物。
    作者在论文中写道,尽管纳米颗粒对于人体的致病机制尚未有明确报道,但已有动物实验提示,纳米颗粒能直接对生物体造成损伤。因此,女工们罹患的更像是一种“纳米物质相关疾病”。
    据了解,聚丙烯酸酯作为一种低毒粘合剂广泛运用于建筑、印刷和装修材料中。为使其更加结实、耐磨,制造商有时会在材料中加入二氧化硅、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纳米颗粒。研究者认为,很可能是这些纳米颗粒导致女工患病甚至死亡。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