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污染治理”向“休养生息”升级
2009-9-15 来源:光明日报
关键词:治理污染 节能减排 绿色保险
    环保在我国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环保意识的增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增强的。从期盼“烟囱林立”的工业化,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几十年间,我国经历了环保理念上的重大转变。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淮河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极大地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休养生息”从政策措施上升到了治理江河湖泊的指导思想。
  全国各地按照休养生息的指导思想,调整优化治污思路。江苏省在太湖流域污染治理中拓宽工作视野,积极推行“河长制”和“片长制”,沟通水系,拓浚河道,整修河岸,清除淤泥,建设景观带。云南省及时调整滇池治理思路,通过截污治污、整治河道、控制面源、修复生态、动力换水等综合措施,积极推进滇池流域的环境整治。各地在严格环境准入的同时,利用“倒逼机制”调整产业结构。2008年,辽宁省在治理辽河污染中,对全省417家造纸企业全部实施了停产治理,取缔了267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造纸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2009年上半年我国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有所好转。其中,七大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提高6.3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4%。
  空气环境也在“休养生息”。根据环保部的统计资料,与2000年相比,2008年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8.5%、33.3%和31.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城市比例由35.6%提高到76.8%,增长了41个百分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地级以上城市共建成911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配备主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4.5万台(套),648个环境监察机构通过了标准化建设验收,3000多家重点企业安装了在线自动监控设备。沙尘暴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沙尘暴实时预报。2008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两颗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为大区域高精度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奠定了基础。“自然生态保护”能力日益壮大
  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另外一个特色。200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3个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对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年,中央财政又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宁夏等省市区分别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示范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四川、福建加大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综合整治。河南等地探索了加强县以下环保机构建设,湖南长沙实行农村环保村民自治,建立村规民约,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青海、西藏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牧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牧区特色经济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莉莉)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