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化工 >> 市场行情 >> 正文
二甲醚产业大起大落的前前后后
2009-8-4 来源:中国化工网
关键词: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 产能过剩

    二甲醚是如何冷下来的    
    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投资二甲醚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二甲醚产业发展步入低谷。随着前期在建项目的逐步投产,至今年5月,国内二甲醚产能达到了800万吨,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二甲醚产业资深分析师苗建云说。
    据了解,90%以上的二甲醚被用作液化石油气(LPG)的掺烧,而LPG价格今年以来狂跌不止,部分地区的价格一度甚至低于二甲醚价格。今年二季度以来,油价有了较大回升,但LPG价格反而出现深跌。今年5月,LPG价格甚至跌至3000元/吨以下。    
    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二甲醚销售经理刘庆勇说:“目前LPG出厂价只有2750~2850元/吨。作为LPG替代产品,按热值计算,二甲醚价格只有每吨低于同期LPG价格300~500元才有竞争优势。但由于甲醇价格维持在1800~1900元/吨,二甲醚完全成本超过30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在LPG中掺混二甲醚已经无利可图。”   
    在二甲醚利润被极大压缩的情况下,原料甲醇是外购还是自供,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非常显著。外购甲醇的企业可能立刻就要停产,而自己能生产甲醇的企业或许还可以勉强开工。但是,目前国内的二甲醚产能中有超过2/3需要外购甲醇。    
    在这种情况下,掺烧二甲醚失去了价格优势,二甲醚的生存空间在走跌的市场中日益萎缩,二甲醚企业出现大面积停产。刘庆勇说:“今年2月中旬起,我们的15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就停产了,库存外销也同时停止。就连我们正在扩建的60万吨二甲醚装置也已经停工了。”    
    据城市燃气协会二甲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陈卫国介绍,目前国内的二甲醚企业开工率低于20%,仅有新奥、久泰等几个大厂还在开工。据了解,尽管有些大型二甲醚企业竞争力较强,但其装置负荷率也都维持在70%以下,一些公司的装置一直开开停停。    
    久泰能源集团客户管理部部长高辉表示:“2009年下半年此现象可能会继续延续。二甲醚的销售受到较大限制,而国内甲醇价格对生产成本没有支撑,导致二甲醚厂家生产成本依旧较高,开工率进一步下降,产业发展面临困境。”   
    又有多少人在痛定思痛   
    二甲醚产业这回是真受伤了,而且受伤还很严重。但是,痛过之后,甚至还在痛中时业内有多少人在反思呢?
    虽然二甲醚产业目前的困境是由价格和成本倒挂直接引起的,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过热遇上了市场需求不振是二甲醚产业整体低迷的最重要原因。
    “目前二甲醚产业存在生产建设过热,而市场开发则相对滞后的局面。”苗建云说。也就是说,严重的产能过剩是二甲醚产业受伤的根本原因。    
    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降连保表示,2002年全国二甲醚总产能不到3万吨,但从2006年开始,产能以年均增长133%的速度增长,预计“十一五”末国内二甲醚总产能将达850万吨。然而,与暴增的产能相比,二甲醚新的市场从未真正打开。一个本来基本平稳的市场短时期内一下子增加了如此大规模的产能,不被撑死才怪。
    但是,痛的企业虽然感受到了切身之痛,而对目前的市场形势不管不顾仍前赴后继的企业也大有人在。    
    尽管目前国内已有的二甲醚产能超过500万吨,今明两年拟投产的产能将达到400万吨,国内还是有不少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二甲醚。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的增发方案中,投资方向都包含二甲醚项目。这些企业在建的产能更是越来越大,例如仅中煤集团今年将开工建设的鄂尔多斯二甲醚项目年产能就高达300万吨。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针对二甲醚产业目前的现状,国内企业应吸取教训,在上项目时不应盲目跟风,不要把投资决策建立在分析出来的市场,而应建立在可操作的上游原料成熟、下游市场成熟、标准健全的市场上。如果不考虑实际资源情况,一窝蜂上马的二甲醚项目很难经受市场风浪。
    “二甲醚企业应警惕产能过剩,不要盲目投入生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如是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