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转驿站
其实,在当年的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立邦对于郭嵬来说注定只会是职业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其离开立邦只是时间问题。
在中国市场上已成“乳胶漆”代名词的立邦,当年在面对华润(嘉宝莉、大宝、展辰达、美涂士、中华)等众多本土木器漆厂家对木器漆市场终端强势掌控的前提下,后知后觉的想分一杯羹和出于当时竞争战略的考虑,引进本土木器涂料企业之高管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于是,以郭嵬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本土木器涂料背景人才的到来,便成为立邦的一种自然选择和实现中长期竞争战略的最佳过渡。而这样的过渡在家装木器漆市场的逐年萎缩、企业长期竞争战略更加清晰和“康师傅”入主立邦已成事实之后,也便宣告了其使命的结束。
那么,除了最为重要的企业战略实现的考量因素之外,对于郭嵬的离开,还有其它的补充解释吗?
1、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对高管人才的素质也会提出一些更新、更全或更高的要求,有些甚至会要求高管们的领导方式做出一些转变。本土高管们从根上来说,仍属于本土文化下的管理者范畴,这并不完全符合立邦等跨国企业对高管人才的最终需求。而试想要改变已年届知命的郭嵬之思想与作风,又是何其困难。
2、一个纯本土化团队与一个具有跨国公司背景的管理团队之间的融合,原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上,双方也必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与理念,由此而产生磨差甚至冲突,实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在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规则与“在这样的融合尚未完全取得一致,而企业又迫不及待的开始实施新一轮更为宏大的战略”背景下。
3、跨国外企向来“不善于”使用本土背景的高管,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会长期重用”本土背景的高官,因为他们的战略是基于亚太或全球性的,是基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
4、对立邦来说,郭嵬加盟后的一段时间里,其对1687木器漆的投入自然非常舍得。电视广告频繁发布,各大城市公交及路牌等户外广告也成为家常便饭,同时对油漆工的笼络也小有成效。然而,正当凯歌高奏和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家装木器涂料的萎缩和ICI在建筑涂料的步步紧逼),或许早期在木器涂料上巨额的广告投入所导致的利润赤字便开始发挥作用,一度辉煌的1687木器漆也就渐无声息了。
自2006年下半年“康师傅”开始陆续入主立邦后,立邦的人事变动就变得异常频繁。终于在2007年年底,在立邦的中高层人事大调整中,郭嵬不得不辞去木器漆事业部总经理一职(旋即加盟展辰达)。至此,郭嵬在跨国涂料巨头立邦的高管生涯画上了句号。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将如此人性使然的现象看的过于复杂,中国有句俗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稍加了解,由西方社会而来的跨国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推倒重来
在离开立邦后,郭嵬旋即加盟展辰达。用陈冰的话说,这或许可以比作是“迟来的爱”。笔者在2006年10月与陈冰的交谈中,他曾亲口言及郭嵬,并说当年郭嵬离开华润“原本”是要来展辰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