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丙烯技术:迈出工业化步伐
2009-1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煤化工 甲醇 丙烯
搭建联盟平台:整合行业优势资源
说到FMTP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功不可没。
据了解,FMTP工业技术是联盟的首个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项目开发过程中,联盟充分发挥了组织结构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工业工程公司牵头组织并积极参与到技术开发的各个环节中来,发挥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产业化技术开发进程得以顺利推进,从而形成了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
据了解,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更多的科研成果只能做到小试或中试阶段,实现工业化的成果较少。煤化工技术开发更是如此。单个高校、科研院所或单个企业仅能参与工业技术开发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工作,都不足以承担全过程、全系统的技术开发任务,技术成果很难实现工业化。而我国传统的产学研结合基本局限于单个技术的合作开发,大多数的开发项目仅依靠个别企业和科研院所在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结合,结构松散,责、权、利关系不够明确,无法有效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发挥行业整体合力,并最终形成集成化、系统化的工业技术。“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金克宁坦言,这正是我国煤化工重大产业化技术开发中的瓶颈。
联盟全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据金克宁介绍,联盟集合了国内一大批煤化工领域优秀的技术研发单位、工业工程公司、装备制造企业和煤化工生产企业,一直以来“单兵作战”和“单线联系”的煤化工各路人马在加入联盟的那一刻实现了统一。这种成员结构使得联盟内部就可以完成“基础研究—小试—中试—工业示范—工业化生产”产业技术创新链条的全部过程。尤其是联盟中的工业工程公司从技术小试阶段就开始介入,对技术进行了全系统、全流程的集成和优化,以适应工程化的需要,使技术更有利于工业放大和推广。
金克宁接着说,联盟还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契约为纽带”全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联盟根据成员单位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国家重点项目的引导下,以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中新一代煤化工的重点关键技术创新和重要标准需求为纽带,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制定并签署了联盟协议,以契约的方式明晰了联盟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确立了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规范各方主体的行为,形成了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为联盟形成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FMTP工业技术开发项目既是联盟创新模式的一个实践,同时也是这种创新模式成功的一个明证。”金克宁说。FMTP工业技术开发中,联盟各类成员单位分兵作战又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了这一艰巨的攻坚任务。作为技术研发单位,清华大学对技术总负责,天津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对FMTP工业技术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和主要投资方,承担了工程设计和建设,并从小试就开始介入,在科研成果工业转化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提供建设场地、公用工程,并负责装置运行。联盟的各类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在FMTP工业技术开发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联盟内的多个研究机构参加了联合攻关,共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设计大师等在内的约300余名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补充小试、工程放大、工业试验装置建设和开发运行等环节的技术攻关。联盟这种独特的项目组织模式克服了传统产学研模式存在的资源分散、组织松散、权责不清等弊端,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形成了联盟成员的非竞争性的“食物链”关系。
第一个吃螃蟹:道路充满曲折艰辛
回首FMTP工业技术的开发过程,大家的共同感受是,开发道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实验室小试不断深化。近年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根据国家规划、市场需求和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一直积极寻求新一代煤化工关键技术的突破;此时,清华大学十几年间所积累的烃类催化裂解制丙烯的许多研究成果正“待字闺中”。共同的需求使双方很快找到了合作的契合点。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决定联合清华大学和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FMTP工业技术。很快,清华大学组织了FMTP小试成果评审会,评审会肯定了FMTP工业技术的先进性及其工业应用的可行性。为使小试成果更加可靠,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和清华大学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了小试补充试验。在10个月的时间里,技术开发人员进行了上百次的试验,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顺利通过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至此,FMTP小试工作告一段落。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