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宏观经济分析
美国——美国商务部30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了0.7%,好于此前公布的1.0%的降幅。
此外,第二季度美国经济降幅同样好于经济学家此前估计的1.1%的降幅,显示美国经济正有趋稳并走出衰退的迹象。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下滑了6.4%,为近30年来最大降幅。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消费信贷按年率计算下降120亿美元,降幅达5.8%,为连续第七个月下降。
经济学家此前预期8月份消费信贷下降100亿美元。截至8月底,美国消费信贷总额为2.46万亿美元。
美国商务部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对外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从7月份的319亿美元降至307亿美元,好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330亿美元。
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商品和服务进口额比7月份下降9亿美元,降至1589亿美元。由于油价回升抑制了消费需求,当月美国原油进口下降5.7%,冲销了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增长8.6%的影响。当月进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6%。8月份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额环比增长2亿美元,增至1282亿美元,但比去年同期下降20.7%。 今年1月至8月,美国贸易逆差总计3570亿美元,约为去年全年逆差6959亿美元的一半。
美国贸易逆差下降,主要原因是经济衰退导致进口下降,而出口形势相对较好。但经济学家预计,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未来几个月贸易逆差可能上升。
欧元区经济——欧盟统计局7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欧元区16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2%,降幅大于8月份公布的下降0.1%的初步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萎缩4.8%;而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出现2.5%的环比负增长。
从成员国来看,斯洛伐克经济二季度环比增幅最大,达到2.2%。德国和法国经济均增长0.3%。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随着欧盟和各成员国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实施,近来该地区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个人消费仍然低迷、工业生产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经济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中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官方网站发布消息,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4.3%,比上月微升0.3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22日公布三季度各项宏观数据。在中国经济持续企稳回升阶段,三季度宏观数据对于衡量复苏质量、指导政策动态调整以及考量未来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和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10月8日,多位经济学家和机构在接受采访调查时认为,我国经济回升将呈加速态势;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降幅均有较大程度的收窄,但仍在负区间。
外高盛大摩发布了9月经济运行数据前瞻报告,他们看好我国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复苏。
高盛认为,我国的实体经济可保持复苏势头,通货紧缩有望宣告终结,预计三季度实际GDP增速会接近9.5%。这意味着环比增速将达到14%左右,虽然低于二季度约16.5%的水平,但仍很强劲。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同样预计GDP同比增速有望从一季度的7.9%恢复至9.5%的水平。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9月份PMI数据的稳步上升再度提振了信心,这主要是由于人力市场以及出口订单情况改善。
两大投行还对各项分类指标以及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基本相同的预测。但在新增贷款方面则存在分歧。高盛预测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5000亿~6000亿元,大摩则预测,9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将从上月4100亿元下降到3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