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安工大张红梨/西工程大杨杰Desalination:构建MXene/PA-n层厚度梯度结构纳滤膜-实现染料及抗生素废水高效净化
2025-09-12  来源:高分子科技

  染料和抗生素作为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因其结构稳定、难降解且具有生物毒性,对水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纳滤(NF)技术因其高效分离、低能耗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废水深度处理领域显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聚酰胺(PA)纳滤膜长期面临渗透性-选择性难以兼顾的“trade-off”瓶颈,并存在抗污染性能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挑战,西安工业大学张红梨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Ti?C?T? MXene纳米片与聚酰胺层交替组装的层厚梯度递减结构纳滤膜(图1)。该设计通过MXene中间层增强对哌嗪(PIP)分子的吸附能力并优化基底层界面性质,显著改善了界面聚合过程中的反应-扩散动力学,最终形成结构均匀、缺陷密度低的PA分离层。此外,MXene纳米片的有序堆叠与梯度化层厚结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流体传输阻力,缩短了水分子输运路径,从而同步实现了高通量和高选择性。该研究以“Layer-thickness gradient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constructed by alternating assembly of two-dimensional MXene nanosheets and polyamide layer for dye and antibiotic wastewater purifica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膜领域权威期刊Desalination。西安工程大学杨杰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1.层厚梯度结构MXene/PA-n纳滤膜制备过程示意图



2. 复合膜的XPS表征与交联度分析。(aXPS全谱图;(b, cMXene/PA-5膜的C 1sO 1s精细谱;(d)不同膜的O/N比与交联度


  在材料表征方面,XPS全谱分析显示,MXene/PA-1MXene/PA-2MXene/PA-3膜中未观测Ti元素特征峰,可能由于Ti3C2Tx含量较低。但随着组装次数增加,在MXene/PA-5膜中清晰观测到Ti 2p特征峰(图2a),证实MXene纳米片已成功引入到复合膜中。同时,随组装循环次数增加,MXene/PA-n膜的O/N比逐渐下降(图2d),表明交联度不断提高,印证了TMCPIP间界面聚合反应更为充分,有利于提升膜的盐选择性能。



3. 不同膜的形貌结构表征:(a-e)表面SEM图;(f-j)截面SEM图;(k-o)表面AFM三维形貌图。


  在形貌结构方面,引入MXene作为中间层后再于PES-MXene基底上构建PA层,所得MXene/PA-1膜表现出均匀、无缺陷的表面结构(图3c)。随着组装次数增加,MXene/PA-2膜呈现颗粒分散性更优、分布更均匀的形貌(图3d),而MXene/PA-3膜则表面更为平整、颗粒显著减少(图3e)。这一变化可归因于MXene层具有丰富的纳米通道和优异吸附能力,有效提升了对PIP单体的吸附,促进Schotten-Baumann反应高效进行;同时MXene层提供受限界面聚合环境,抑制PA向基体内部渗透,从而形成更致密平整的分离层。


  表面粗糙度(Ra)测试表明(图3k-o),随着复合膜中MXene/PA层数增加,Ra值呈逐级递减趋势。这主要得益于PIPMXene纳米片间的高亲和性MXene边缘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与PIP形成氢键,引导PIP在多孔基膜上有序分布,进而调控界面聚合过程中单体扩散行为,促进形成低缺陷、更光滑的PA活性层。表面粗糙度的降低有效减少了膜污染物的吸附,显著增强抗污染性能。



4. 膜性能表征: (a) 水通量与Na2SO4截留率; (b) 水接触角; (c) 染料截留性能; (d) 抗生素截留性能; (e) Zeta电位 (pH=7); (f) 与文献数据的性能对比


  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的MXene/PA-2膜纯水通量达约20.4 L·m-2·h-1·bar-1,相较于传统PA膜提升近3倍,同时对甲基蓝和制霉菌素的截留率分别高达99.9%100.0%。在80小时错流过滤测试中,该膜对甲基蓝的截留率仍保持在99.5%,水通量维持在18.6 L·m-2·h-1·bar-1,表现出卓越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在抗污染实验中,MXene/PA-2膜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和蛋白质污染物(BSA)均表现出缓慢的通量下降与较高的通量恢复率,其优异抗污染性能源于膜表面良好的亲水性、低粗糙度及表面电荷的协同作用。



5. 长期稳定性测试: (a-b) MXene/PA-2膜对甲基蓝和制霉菌素的长期过滤性能; (c-d) MXene膜与MXene/PA-2膜在测试前后的XRD图谱对比



6. 抗污染性能测试: (a) DTAB(b) BSA污染过程中纯PA膜与MXene/PA-2膜的归一化水通量衰减曲线



7. 分离机理示意图:(a)传统PA膜;(b)纯MXene膜;(cMXene/PA-n梯度膜


  该研究是张红梨课题组在纳滤膜领域的最新突破。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聚合物纳滤膜材料与MXene分离膜的基础与应用研究Desalination 2025, 614, 119155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4, 349, 127908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3, 305, 122425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21, 636, 119591Nanomaterials 2022, 12, 2103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8, 6, 6442-6454),为高性能纳滤膜在可持续水处理、离子筛分、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desal.2025.119155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