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李继遥教授、杨佼佼副研究员 CEJ:具有双向锚定功能的仿生湿粘牙齿创可贴促进牙本质再矿化
2025-05-12  来源:高分子科技

  牙体硬组织缺损可以被看作牙齿上的“伤口”。再矿化治疗手段已经被广泛用于重建牙齿结构,但受限于潮湿且动态变化的口腔环境,保护缺损部位不受外界干扰和稳定再矿化模板仍然存在挑战。团队在前期植物多酚单宁酸的研究基础上Adv. Mater.20242405953Adv. Sci.20242405764Nano Today202457102390Chem. Eng. J., 2025, 504, 158946;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4, 16, 53435; Mater. Horiz.; 2024, 11 (19), 4651-4664),利用单宁酸构建了系列水下粘合剂(Adv. Funct. Mater., 2025, 35, 2414294; Chem. Eng. J., 2025, 509, 161262;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5, 17, 16576; Acta Biomater., 2024, 188, 117;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5,DOI: 10.1021/acsami.5c00006),证实了其在口腔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本研究从伤口敷料中汲取灵感,旨在构建一种适用于口腔环境的牙体硬组织敷料。利用单宁酸(TA)交联丝素蛋白(SF),并通过氢键形成内部锚定,从而制备 SF-TA (ST) 牙体硬组织敷料。在 SF 疏水性侧链对界面的排水作用的辅助下,敷料通过酚羟基和侧链与牙齿表面形成外部锚定。值得注意的是,富含钙磷的唾液可增强双向锚定效果,从而确保在口腔中的有效湿粘附。向敷料中引入再矿化模板8个重复序列天门冬氨酸-丝氨酸-丝氨酸(8DSS),得到SF-TA-8DSS (ST-8DSS) “牙齿创可贴 ”。此创可贴在液体污染的情况下仍能与牙齿表面保持强大的湿粘附性(爆破压力超过 780 mmHg),并将 8DSS 输送到牙本质小管(14 天内可达到 100 μm),促进牙本质再矿化。这种牙齿创可贴通过双向锚定将机械加固和湿粘附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液体污染条件下实现持续矿化,为修复牙体硬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1. 牙齿创口贴的设计。



2. 牙齿创口贴的内部锚定。



3. 牙齿创口贴的界面锚定。



4. 牙齿创口贴的体外修复效果。



5. 牙齿创口贴的体内修复效果。


  该工作以题为Bionic wet-adhesive tooth band-aid with bidirectional anchoring to promote dentin remineralization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文章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博士生朱杰钰和博士后甄理,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李继遥教授和杨佼佼副研究员。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和华西口腔医院项目的资金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5041488?via%3Dihub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