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大蔡韬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光/磁协同调控-核壳结构Fe3O4@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双门控ATRP及酶偶联应用
2025-04-25  来源:高分子科技

  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凭借其精准的分子量控制和广泛的单体适用性,成为高分子合成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均相催化剂存在金属残留污染、回收困难及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应用。磁响应技术因其卓越的控制精度、穿透能力、稳定性和生物相容,在实现远程、非接触、持久和多功能的催化调控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解决传统体系在催化效率、环境友好过程可控性方面的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针对这一难题武汉大学蔡韬副研究员课题组创新性地采用分子工程策略以磁性Fe3O4米晶簇为核,通过薗头偶联反应将光活性的三苯基膦与2,4,6-三(4-乙炔基苯基)-1,3,5-三嗪交联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所制备的 Fe3O4@PP-E兼具光/响应性、高催化活性循环稳定性,实现了/光双门控光诱导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hoto-ATRP)



1 (a)Fe3O4@PP-E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示意图;(b)使用蓝光激发 Fe3O4@PP-E作为光敏材料的photo-ATRP聚合反应机制



2 (a) ln([M]0/[M]t)光照时间t的关系图;(b) Mn,NMRMn,GPC?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图;(c,d) 通过光源开关和磁铁调控实验对聚合过程进行控制


  研究通过优化聚合条件实现了分子量的精准控制和快速反应动力学,并证实了光催化剂的磁性回收特性。通过光源开关和磁铁调控实验,系统阐明了双门控催化机制。这一创新方法不仅简化了催化剂去除流程,更推动了聚合物绿色合成技术的发展。


  该体系用于生物环境下的酶-聚合物共轭物精准合成在保持天然酶高催化活性的同时,简化了传统酶修饰过程中复杂的催化剂去除步骤,显著降低了制备成本。这一突破性方法为小规模、组合式酶-聚合物共轭物的制备提供了高效平台,对新型蛋白质药物的筛选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 (a)-聚合物共轭物CT-g-POEGMA的合成方案;(b)糜蛋白酶(CT)CT-g-POEGMAGPC曲线和(c)圆二色性光谱图


  上述研究工作以“Magnetically Separable Conjugated Microporous Triphenylphosphine Networks Enabling Dual-Gated Photoinduc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为题近期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蒋盛红2021级本科生赵越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蔡韬副研究员与李雪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武汉大学双一流及学科建设项目(600460001)深圳市科技创新计划(JCYJ20220530140607015)的资助。


  论文信息:

  Magnetically Separable Conjugated Microporous Triphenylphosphine Networks Enabling Dual-Gated Photoinduc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5c0050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