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压电效应、光热效应、热电效应和水力电效应从环境或人体中收集机械能、废热、太阳能、水汽化学能等低品位能量,并转换成经济且可持续的电力,已成为自供电传感器、能量存储和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图1 辐射调制热电织物结构
图2 辐射调制热电织物的设计与制造
图3 基于丝网印刷的热电阵列的光热性能
图4 辐射调制热电织物的输出性能
图5 辐射调制热电织物的应用
工作亮点
卓越的光热转化性能:通过优化PDRC膜覆盖热电阵列的面积,织物在实际太阳辐射下展现出高温差(ΔT = 37 K),展示出高效的太阳能转化能力。
优异的热电转换性能:织物在0.8 sun下建立了6.67 V/m2的电压密度,具有出色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应用潜力和小型设备电力驱动能力。
个人热管理与热电技术集成:通过PDRC膜的被动辐射和CNT的光热转换实现对阳光辐照的出色调控,实现热管理的同时为CNT热电器件构建了理想的温差,实现了高效电能输出。
作者简介
张克勤,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从事纳米功能材料、纤维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2000年12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先后于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大学开展凝聚态物理及材料研究。2020-2022年三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撰写学术专着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863等项目5次;并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19年)一项。任美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美国材料学会、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等学术兼职。
廖良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982年获南昌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6年先后获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82.1-1993.9 先后任南昌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其间于1989.6-1990.9,在美国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进修访问);1996.3-2000.12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留任副教授(其间于1998.12-2000.6,任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0.12-2009.3任美国柯达公司研发部研究员;2009.3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兼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执行所长。
卓明鹏,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2014年和2016年分别获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2019年获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材料研究院博士学位。2019年获得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资助在廖良生教授课题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光电功能低维微纳米晶体和多级异质结构的精细合成,光电功能纳米材料的改性合成及其差异化纤维应用,能量收集转化功能纤维织物设计开发与智能穿戴应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adv.adr2158
- 郑大刘春太/刘虎团队 Sci. Bull.:具有双效热管理和阻燃性的核壳结构BN/SiO2纳米纤维太空冷却膜 2025-01-10
- 广工闵永刚/黄锦涛团队 ACHM:用于集成热管理和电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亚胺/聚吡咯-碳纳米管@PCM复合材料 2025-01-10
- 天津大学 Mater. Horiz.:热管理-传感-驱动三位一体新型人工肌肉 2024-11-28
- 臭氧评价发光聚合物的耐老化性 - 南邮解令海教授课题组 CEJ:具有优异臭氧耐受能力的侧链芘封装发光聚合物与大面积柔性深蓝光 2024-11-05
- 吉林大学李洋课题组 AFM:可大面积制备的、具有室温闭环可回收性和自修复能力的超分子聚合物离子凝胶智能窗 2024-03-01
- 中山大学吴武强/昆士兰大学王连洲《Nat. Commun.》:大面积防水耐用的钙钛矿发光纺织品 2023-01-19
- 江南大学王潮霞教授/滑铁卢大学Yuning Li 教授 JMST:创新可穿戴技术-传感和能量收集的智能织物 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