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宁波大学翁更生教授课题组 Chem. Mater.:受生物形态发生启发的聚合物薄膜3D可控变形
2024-04-11  来源:高分子科技

  二维平面状高分子材料在光、温度、湿度等多种外界刺激下的3D可控变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在软体机器人,柔性器件与传感器等方面潜在应用潜力巨大。然而,将二维(2D薄膜可控变形为三维形状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因为实现聚合物平面内尺寸的可控变化存在难度,往往只能实现零高斯曲率的形变。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平面片状材料的可控变形主要有两种设计策略,即:厚度方向与平面内的非均匀设计。最经典的厚度方向设计策略通常是由刺激响应性的主动层和非活性被动层双层结构组成。但是通常的双层结构设计只能产生平均曲率的变化,其高斯曲率始终为零。相比于双层结构设计策略,平面内的非均匀设计可以产生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的变化。然而,现有的平面内非均匀设计需要复杂的非均匀,或者非连续的材料设计,比如,液晶相取向、切割缝、镂空结构等。因此,这种设计策略的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也有学者在厚度方向构筑交联密度的非均匀性,同时结合平面内的交联密度图案化设计,从而实现3D可控变形。但是,目前的设计策略都需要材料非均匀性设计,这会明显影响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生物形态发生是生物体通过控制细胞在胚胎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从而实现组织与器官发育的过程。以肠道发育为例,人类多功能干细胞首先分化为定形内胚层。然后肠管形态发生形成由间充质层和上皮层组成的3D球体。在随后的球体形态发生过程中,两层细胞以不同的速率和方向生长,局部产生UV映射的逆过程,从而形成人类肠道器官。受到这种生物形态发生的启发,翁更生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UV映射厚度梯度设计(UVM-TG)策略,用以实现双层变形(BSM)高分子材料的3D可控变形。 


1双层变形材料的厚度梯度设计、制备及3D可控变形的实现


  如图1所示,首先建立目标3D几何模型,然后将3D模型进行UV投影,得到UV畸变网格图案。该图案中不同颜色区域反映了表面的收缩和拉伸。基于此,即可得到被动层厚度梯度分布图。此UV映射的逆过程即是由平面转化为三维曲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课题组前期提出的Ag+催化快速凝胶化方法,制备Ag-PAA水凝胶作为主动层,并以此引发聚合形成P(MMA-co-BA)作为被动层。然后根据被动层厚度梯度图,采用激光雕刻的方式得到具有被动层厚度梯度的双层结构聚合物薄膜。此BSM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即可变形为目标三维形态。如图1所示,即位葫芦状三维形态的设计与变形。在紫外光下可以明显看到被动层的厚度分布。有限元仿真计算也证实了此变形过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2. “葫芦”3D形态的可逆变形及“跑车”形态3D变形。 


3. 基于被动层厚度梯度设计的“海星”、“蝌蚪”形态变形。


  进一步,作者通过配位键的引入,以及聚合单体比例的调控等方法,改变主动层和被动层的材料性质及几何尺寸等,详细探讨了被动层几何尺寸、子层设计、材料性质、被动层厚度梯度序列以及拓扑特点对3D可控变形的影响。由于此3D变形材料的变形驱动力来源于主动层的脱水收缩,因此该3D变形材料也表现出很好的变形可逆性。利用该UVM-TG设计策略可实现如图23所示的多种复杂3D形态,如:跑车、海星、蝌蚪等变形。与其他需要复杂的材料非均匀性或非连续性设计的3D可控变形策略相比,作者提出的UVM-TG设计策略保持了材料的均匀性和连续性,且制备过程简单、高效,变形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可控的表面屈曲与褶皱,为软体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


  以上研究成果以“Biomorphogenesis-Inspired Three-Dimensional Shape Transformation of Bilayer Polymer Sheets”为题发表于Chemistry of MaterialsDoi: 10.1021/acs.chemmater.4c00049)。宁波大学材化学院硕士生缑凯与王雷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宁波大翁更生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7510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22E030001)与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22J102)的资助。


  近年来,宁波大学翁更生教授课题组在金属/聚合物杂化实现聚合物高性能化,及功能与智能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基于多重刺激响应性动态配位键构筑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材料,并实现了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变形(Adv. Mater. 2018, 30, 1706526; Adv. Funct. Mater. 2019, 29, 1903543; Chem. Mater. 2022, 34, 2176; Chem. Mater. 2022, 34, 7481; J. Mater. Chem. A 2021,9, 16594);基于原电池及柔性传感设计思路,开发了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的柔性自供能传感器(J. Mater. Chem. A 2021,9, 16594; J. Mater. Chem. A 2022, 10, 4408);利用动态配位键实现了高分子材料增强增韧及自修复(Adv. Funct. Mater. 2019, 29, 1903543; Macromolecules 2024, 57, 963; Chinese J. Polym. Sci. 2021, 39, 554; Soft Matter 2020, 16, 2276);提出了基于Ag离子催化脱羧交联新方法,用于含羧基聚合物快速凝胶化及界面引发凝胶化反应,并用于制备双层结构3D可控变形材料(Soft Matter 2017, 13, 5028; Macromolecules 2023, 56, 49; ACS Appl. Polym. Mater.2023, 5:8207; Chem. Mater. 2024, 10.1021/acs.chemmater.4c00049)。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mater.4c0004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