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林蔡旭敏和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团队 Adv. Sci: 天然受体香豆素红光BioAIE通过寿命成像监测活细胞中Cu2?浓度
2023-12-20  来源:高分子科技

  南京林业大学蔡旭敏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合作,将天然受体香豆素定向转化为具有红色发光的生物基聚集诱导发光(BioAIE)分子并应用于寿命成像。相关成果以Natural Acceptor of Coumarin-Isomerized Red-Emissive BioAIEgen for Monitoring Cu2+ Concentration in Live Cells via FLIM为题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石油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gen)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引人瞩目,但受到结构较单一和不可再生等问题的困扰。纯天然AIEgen独特的结构和天然可再生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但由于固定的结构导致其性能难以设计和调节。因此,由丰富的生物质中衍生制备AIEgenBioAIEgen)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整合了合成和纯天然AIEgen的双边优势Nat. Commun2023, 14, 6076; Nat. Commun2021, 12, 1773; Natl. Sci. Rev2023, 10, nwad233)(图1)。近期,蔡旭敏副教授等利用香豆素的内酯结构作为大量存在的天然受体,结合具有螺旋桨结构和给电子特性TPA基团构建了两种具有AIE特性的D-π-A型异构体。其中,对位取代的Cm-p-TPA可发生酮式(keto)结构下的电荷转移(CT)过程,发射600 nm的红光。基于Cm-p-TP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异性识别Cu2+等特性,利用FLIM将其成功应用于HeLa细胞内线粒体自噬过程中Cu2+浓度的监测(图2。该研究利用位置异构策略来调控香豆素基BioAIE分子性能并应用于生物应用,证明了生物质原料衍生化构筑BioAIE的研究思路是合理可行的。 


1. 源自生物质的BioAIEgen的综合优势 


2香豆素天然受体异构化制备红色发射BioAIEgen,通过FLIM用于监测活细胞中的Cu2+浓度


  香豆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产物,其微弱的蓝紫色荧光不适用于实际应用。但其内酯结构被认为是少有的天然受体,可用于构建D-π-A型红BioAlEgen他们通过在π桥的不同位置引入TPA,得到了具有不同CT性能的香豆素基BioAIEgen且其水杨醛席夫碱结构可作为金属离子的结合位点,有作为探针的潜力(3a)


  铜离子在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呼吸链中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细胞间自我更新的过程,选择性地消除多余或受损的线粒体,会导致铜离子浓度的变化。然而,据他们所知,目前还没有关于线粒体自噬过程中铜离子浓度变化的报道。传统的基于强度的探针会受其浓度依赖特性和细胞摄取染料的程度的限制,相比之下,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FLIM)方法因其高分辨率和对细胞微环境的敏感性,且不受染料浓度的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将上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红色荧光的香豆素BioAlEgen作为特定的铜离子探针,结合FLIM方法,预期实现在线粒体自噬过程中对铜的监测和可视化 (3b) 


3(a)香豆素衍生BioAIEgens的分子设计。(b)基于Cm-p-TPAFLIM监测细胞线粒体自噬过程中Cu2+浓度变化图。与“turn on”型传感器相比,FLIM特别适合turn off”型传感器


  光物理数据分析表明香豆素结构确实可以作为天然受体构建D-π-A分子,并且位置异构对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和CT过程都有显著影响。邻位取代的Cm-o-TPA在烯醇式结构下(enol表现出CT,而对取代的Cm-p-TPAketo结构下表现出CT,后者导致红光发射(图4。且对位取代的Cm-p-TPACu2+的识别能力强于Cm-o-TPA。基于此,将Cm-p-TPA F127包裹成纳米颗粒NPs,应用于监测HeLa细胞的线粒体自噬过程,在0 ~ 20 min内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图5)。在0 min时,HeLa细胞线粒体和溶酶体之间的PCC较低(0.32),表明线粒体自噬过程刚刚开始。20 min后,线粒体与溶酶体之间的PCC增加到0.63,表明线粒体自噬过程完成了一半以上。在0 ~ 20 min的时间范围内,观察到位于溶酶体中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因为Cm-p-TPA NPs明显的化学和光稳定性,因此这些结果表明在线粒体自噬中释放Cu2+。推断Cu2+Cm-p-TPA配位,且在线粒体自噬过程中Cu2+浓度逐渐升高。溶酶体内Cm-p-TPA NPs荧光寿命的变化(6)也显示出相似的结果。在0 ~ 20 min内,Cm-p-TPA NPs染色的溶酶体在短寿命t1内逐渐减少,成像颜色由黄绿色变为绿色。另一方面,长寿命t2逐渐增加,导致成像颜色由浅橙色变为深橙色。由此可见,HeLa细胞在自噬过程中,Cu2+的浓度也在逐渐增加,导致溶酶体成像中荧光猝灭。  


4. Cm-o-TPACm-p-TPA在纯THF溶液、不同水含量(fw)THF/H2O混合物及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数据 


5. Cm-p-TPA NPs (10 μM)监测线粒体自噬过程。 


6. Cm-p-TPA NPs (10 μM)在饥饿诱导线粒体自噬过程中的寿命变化。比例尺:10.0 μm


  文章第一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蔡旭敏副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守济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博士后汪文锦,通讯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蔡旭敏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和赵征教授。


  论文题目:Natural Acceptor of Coumarin-Isomerized Red-Emissive BioAIEgen for Monitoring Cu2+ Concentration in Live Cells via FLIM

  论文作者:Xu-Min Cai,* Shouji Li, Wen-Jin Wang, Yuting Lin, Weiren Zhong, Yalan Yang, Fritz E. Kühn, Ying Li, Zheng Zhao,* and Ben Zhong Tang*

  DOI: 10.1002/advs.202307078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7078


作者简介


蔡旭敏,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国家“双一流”专业“林产化工”系副主任,于南京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与“聚集诱导发光”创始人唐本忠院士团队长期合作,主要从事生物质定向转化高附加值BioAIE材料的跨学科研究。近3年内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代表性SCI论文: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Advanced Science, Aggregate等。任《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的青年编委。课题组链接:https://www.x-mol.com/groups/cai_xumin



唐本忠教授1982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先后获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日本NEOS公司中央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1994–2021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2009年、2017年、2020年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理工学院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和先进功能材料研究。在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这一化学和材料前沿领域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是AIE概念的提出者和AIE研究的引领者。已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总引用超180,000次,h因子为187。在学术会议上作了500多场邀请报告,拥有100多项授权专利。现任德国Wiley出版社发行的Aggregate《聚集体》杂志主编以及20多家国际科学杂志顾问、编委或客座编辑等。2014年至今连续当选全球材料和化学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2007年获Croucher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奖,2012年获美国化学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分会MACRO讲座奖,2014年获伊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Khwarizmi国际奖,2015年获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1年获Nano Today国际科学奖,2023年获生物材料全球影响力奖。



赵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校长青年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医工整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学传感与诊疗专委会委员、深圳市分子聚集体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港中深第二附属医院AIE临床转化中心执行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项目主任。获首届中国化学会朱道本有机固体青年创新奖、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新锐科学家、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新锐科学家等荣誉称号,2022-2023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赵征教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后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开展研究工作。当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新型聚集体光功能材料、聚集体光敏剂及其应用、近红外二区材料及其应用。已在Natl. Sci. Rev、 Nat. Commun、JACS、Angew. Chem. Int. Ed.、Matter、ACS Central Science.、Ad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包括13篇ES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计被引用7800余次,H-index为48。目前兼任科学出版社聚集诱导发光系列丛书编委,Aggregate期刊顾问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青年编委,Smart Molecules期刊青年青年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期刊青年编委,集成技术期刊青年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客座编辑,Bio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