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雕刻分子写神奇——高分子科学家吴奇教授专访
2004-10-21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新闻网


    关于我的模式,我在香港,每月回科大,虽然辛苦,但可以做到。我刚到科大,实验室都没有,我并没有等到一切都为我安排好了才开始做,是朱校长借了一间实验室给我,相当长时间里,我只有一间房子,五六个学生,转身都难。我并没有去要去闹。我想这也没有必要,既然回来做事,不应计较太多。相当长时间内,我没有问科大要一分钱,我的经费来自基金委、科学院和外国公司。我向科大索取支持并不多,如果还没有去,就向科大要经费要实验室,我想很难谈。每个地方经费都很紧张,院长可能不好向其他教授交代。我的问题比较好办,我的钱自己弄,从获奖奖金里挪过来。我想科大对我的重视包括经费的支持都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最开始我问科大借的仪器和激光经费都是打借条借的。
    刘:有人认为科大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有的校友直言不讳的说,我们这代科大学生也只有前20%可以算是国内一流,其他的已经“泯然众人矣”,比别的高校好不到哪儿去。您这些年在科大工作,套用合肥话,对于这代科大学生,可是已经不照了?
    吴:不是。我的科大学生,聪明、基础与能力都比我们强。不仅如此,他们在国际上跟同龄人相比,就教育水平、基础知识、聪明程度毫不逊色。可最后为什么成功的人不是很多,他们缺少坚定的志向。
    人生观很重要,否则很难成功。事情要做好,可能需要几十年和一辈子,如果没有志向,如何做好?我和科大学生对话时也希望立志。很多学生没有志向,我问学生,你准备干什么?回答:去美国;再问去美国干什么?回答:找份工作,留下去。我可以理解,但用这个做志向,能成功吗?一些在美留学生做的并不是喜欢的事情,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我希望科大学生能够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可是他们现在缺少喜欢。所以要说一代不如一代,欠缺并不在于聪明,而在于志向。我92年回到香港时,很多人说97年香港回归,还不知道会不会乱呢?同学说我crazy。我的回答很简单:I know what I want。并不是现在比较顺利,才有此说。即使不顺利,我试过了,不行是我能力不够。没有试过就放弃,我会后悔。
    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跟家长都有关系,很多学生选择志愿是家长包办。我和很多同学讲,你们不要把大学当成职业选择,就把它当成教育,心态会正常的多,干扰也会小很多。选择不喜欢的东西,几十年如一日很难坚持下去。我对孩子的选择完全不干预,他们学什么,选什么学校,我完全不干预,他们不来问我,我不问他们。喜欢什么,他们自己最清楚,我怎么知道,怎么干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chen)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