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这可能是很难打破的记录。我注意到您还在很多其它场合提到“成绩归功于科大”,显然您在科大学习与任教的经历是愉快的,能否请您回忆在科大建立实验室开展研究的情况?
吴:我很喜欢科大的环境,文革后国内还很强调政治挂帅,科大非常宽松,几乎没有政治活动。管理也很宽松,科大老师很年轻,讲课之余也和我们聊天。我们经常到马兴孝等老师家去闲聊,他说话也很风趣,学到不光是专业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我办公室挂着的条幅“做人,治学二者缺一不可,但首要是做人,其次才是治学”。这句话最早从马老师那儿听到的。
回科大主要是由于俞书勤和何天敬老师(化学物理系系主任)的帮助和邀请。俞老师时任化学院院长,为化学院发展尽了全力,我相信科大发展史上会留下他的名字。举几个例子:朱校长是俞老师请回来的,他得知朱老师有意离开大连化物所就积极运作把他请回来。俞老师知道刘有成院士可能回家乡(注:刘有成院士是安徽舒城人),就积极操作。引进人才做起来需要两边沟通,跑断腿才能做成。要不是俞老师的帮助,我不一定能回来。十年前,内地还有很多麻烦手续,我在香港也刚刚起步,压力很大。我没有精力面对的事,俞老师都帮我做了。杰出青年基金申请书,都是俞老师帮我弄的,包括打字。科大的房子,何天敬老师和他夫人张老师帮我购置家具、床和其它很多东西,还有其他老师,年轻的何卫东和梁好均老师以及学生们也帮了我很多。我真的很感激他们。学校给了很大支持,我没有实验室,朱校长从他实验室借了间房子给我;我没有钱买激光,用的是他的激光。我起步完全靠他们支持。今天我实验室条件很好,无论是实验室面积、设备都要比香港好一倍以上。
刘:地方比香港大,这很容易想象,但设备也更好么?
吴:很多人都不容易想象,事实上香港条件很受限制,这绝非我个人情况。如今香港高校跟国内比没有优势了,仪器设备不比国内强,学生素质,香港永远比不上国内,就像如果科大只能在合肥招生,肯定要完蛋。我在香港实验室只有90平方米,科大给了我近200平方米。目前香港唯一优势就是这批教师,比国内平均水平高。
- 吴奇院士主讲《大分子溶液》讲习班将于2021年7月9-17日在成都举办 | 第二轮通知 2021-06-18
- 吴奇院士主讲《大分子溶液》讲习班将于2021年7月9-17日在成都举办 2021-04-20
- 中科大研讨会(高分子专题)第二轮通知(5月18-19日)| 吴奇院士提议举办 2019-04-24
-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期刊创新奖开放提名 2021-11-10
- 高分子科学家王洪学博士当选美国化学会会士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