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PNI)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会造成感觉或运动功能丧失,为患者带来巨大负担。自体移植作为临床神经损伤治疗的“黄金标准”,能够保留患者自身的神经结构以及由雪旺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组成的微环境,但存在供体不足、供区功能丧失等问题。神经组织工程的发展使得神经导管(NGC)成为PNI治疗的新策略,但由于周围神经结构和再生微环境十分复杂,开发一种能够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的NGC来替代自体移植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近期,华南理工大学曹晓东、高会场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压电、导电双重电活性的仿生多通道NGC(图1),该NCG以丝素蛋白(SF)为原料,利用梯度冷冻成胶的自交联方式制备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仿生多通道SF冷冻凝胶支架,进一步通过原位聚合得到SF/PEDOT导电支架,并与PVDF/PLCL压电薄膜组装形成双层NGC。该工作制备的多通道NGC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机械强度和压电、导电性能(图2-3),体外实验表明双重电活性支架能够促进雪旺细胞增殖、成熟、成髓鞘(图4),同时促进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和轴突延伸(图5)。体内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评价神经修复效果,结果显示双重电活性NCG能够有效实现从近端到远端的神经再生,并促进新生血管的长入和成熟,新生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坐骨神经指数、腓肠肌恢复与自体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图6-8)。该工作以“Piezoelectric conduit combined with multi-channel conductive scaffold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2019级硕士生马莹,通讯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曹晓东教授、高会场副教授。
图1 具有压电性和导电性的多通道NGC的制备及其在周围神经修复中的应用
图2 SF/PEDOT多通道导电支架的形貌以及稳定性
图3 PVDF/PLCL薄膜的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图8 腓肠肌萎缩的恢复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2049038
- 华南理工曹晓东教授、高会场副教授团队 AFM:工程化双重电活性人工神经导管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介导周围神经再生 2024-03-11
- 武汉理工戴红莲和武汉大学喻爱喜团队《Sci. Adv.》:可注射自适应H?S缓释系统调控神经再生微环境 2023-12-24
- 山东大学崔基炜、倪石磊、郝京诚教授交叉团队 PNAS:多酚基水凝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 2023-11-23
- 南通大学袁卉华教授团队《Adv. Sci.》:一种仿生自修复导电水凝胶用于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2023-08-28
- 哈工大冷劲松院士团队 CEJ:用于智能热防护系统的具有可调隔热性能的自感知形状记忆硼酚醛气凝胶 2025-01-18
- 南京医科大学胡本慧团队 Adv. Sci.:体驱缓塑 - 低电压刺激延缓心脏重构进程的外周神经电极 2024-12-17
-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 Macromolecules:非均匀交联构建高刚度、高韧性的形状记忆自愈合材料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