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水凝胶敷料由于其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高度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微创手术中的递送能力,在内部组织损伤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绝大部分的可注射水凝胶敷料缺乏对胃部生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胃酸环境下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在胃部损伤修复的应用。此外,传统可注射水凝胶的非生物正交固化过程对人体组织及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干扰。因此,研究同时具有生物环境自适应能力与生物正交固化过程的多功能可注射水凝胶敷料在内部组织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教授课题组与Ravin Narain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刘季芳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环境自适应性超分子组装的可注射水凝胶,并探讨了其在胃穿孔修复中的应用。该凝胶由一种ABA三嵌段共聚物构成。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不仅可以利用生理环境实现物理超分子组装,而且组装所得的凝胶可进一步在胃酸环境中获得自修复、组织粘附、抗生物积垢等功能(图1)。
图1:基于胃环境自适应性超分子组装的可注射水凝胶设计示意图。
受温度调控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赋予了凝胶良好的可注射性(图2)。同时,在胃酸环境中该凝胶利用输水作用与氢键作用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快速自修复(图3)。
图2:受温度调控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及可其可注射性能。
图3:水凝胶自修复性能
在大鼠模型中,与用于治疗胃穿孔的传统大网膜植入手术相比,使用该凝胶不仅简化了手术过程,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术后腹腔黏连等并发症 (图4)。通过病理学分析,该凝胶可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并促进血管再生,加速组织修复(图5)。
图4:超分子水凝胶敷料用于胃穿孔修复。
图5: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该工作近期以“Injectable Self-Healing Hydrogel via Biological Environment-Adaptive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for Gastric Perforation Healing”发表于ACS Nano 。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汪闻达博士,通讯作者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教授、Ravin Narain教授,以及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刘季芳教授。合作单位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01199
- 中国科大江雷/赵创奇团队 Macromolecules:具备均匀多重网络结构的高强韧且高透明水凝胶 2025-04-18
- 陕西科技大学杨洋、哥廷根大学张凯 ACS Nano:“强弱协同作用”构筑高性能水凝胶电解质 2025-04-17
- 青岛大学胡浩、于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开团队 CEJ:NIR响应水凝胶可控递送CO供体及其用于感染伤口的研究 2025-04-16
- 西南医大口腔医院陶刚/黎春晖/蔡蕊团队:具有ROS触发药物释放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胶实现抗菌剂和抗炎纳米颗粒协同递送用于牙周炎治疗 2025-04-15
- 吉林大学刘镇宁教授/王冰迪博士团队 Adv. Sci.:亚精胺功能化可注射水凝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急性和糖尿病伤口愈合 2024-04-17
- 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惠俊峰教授和郑晓燕副教授团队 AFM:双离子辅助的轻度光热的可注射水凝胶为骨肉瘤相关的骨缺损修复带来的新曙光 2024-03-27
- 北航岳永海教授、郭林教授团队 Chem. Soc. Rev.: 超硬共价键材料的自愈合行为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