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市场行情 >> 正文
未来五年中国会成全球橡胶消费大国
2006-9-29 14:00:1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未来 年中 国会 成全 球橡胶 消费 大国  
    今后5年,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全球第一橡胶消费大国的地位稳固。
  据统计,本世纪初(2001年),中国各类橡胶年消费量大约为32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140万吨,合成橡胶180万吨。而到2005年,全部橡胶消费量达到了500万吨,增长了56%,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1.80%,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2005年的橡胶消费构成中,天然橡胶消费量约为230万吨,比2001年增长64%;合成橡胶消费量约为270万吨,增长50%。
  过去的5年,中国橡胶消费量先后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尽管2005年中国全部橡胶消费量已经达到500万吨,成为全球头号橡胶消费大国,但并未达到峰值,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如果2006年中国经济实现8%左右的增长速度,那么中国的橡胶消费量(含出口,下同)就有望达到或超过550万吨,比上年增长10%以上,保持旺盛增长局面。即使‘十一五’期间中国橡胶消费只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幅,到2010年,中国橡胶的全口径消费量也将超过700万吨,全球第一橡胶消费大国地位稳固。
  中国橡胶消费一直呈现旺盛增长态势,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增长。多数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在连续3年实现9%的增长速度后,其上升周期还没有结束,包括2006年在内,‘十一五’期间,中国还是可以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2006年经济增幅可以达到9%左右,属于较高增长水平阶段。
二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重工业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商品生产,都引发了物流量的急剧增长。尤其是大量的机动车制造和全球橡胶制品生产能力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使得中国轮胎等橡胶制品产业迅速发展,刺激了橡胶消费强度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中国各类轮胎外胎产量为31820万条,比上年增长28.3%,比2001年增长1.4倍。2006年一季度,中国轮胎产量达到9497万条,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如果按照现有月度产量推算,2006年全年产量将达到3.8亿条,比上年增长21%。中国工业发展的重化工业阶段,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期,至少在‘十一五’期间,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中国汽车产销在2004年出现‘井喷’式增长后,2005年进入了稳定增长期,全年产量达到615万辆。2006年一季度,再次呈现强劲增长局面。据统计,今年1~3月累计,全国汽车产量190万辆,同比增长36.3%。如果按照现有月平均产量推算,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750万辆。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的年需求量将接近或达到1000万辆,年均增幅为7.46%,从而为中国汽车的持续增产提供强大动力。受其影响,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也将接近或达到1000万辆。包括汽车在内的机动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大量使用,为中国橡胶消费的旺盛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是城镇化步伐加快。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刺激了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到2005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00美元。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2400美元,从而加快中国城镇化的步伐。2005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3%,比上世纪90年代初差不多增长了1倍。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还面临数亿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进程。随之而来的将是迅速增加的物流需求,直接和间接地刺激了公路运输所要求的轮胎等橡胶制品的消费。
  四是出口贸易强劲增长。中国的橡胶消费,并不完全是国内需求,其中很大部分是用于满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消费需要。这主要体现在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出口贸易上。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各类轮胎外胎出口量为22522万条,比上年增长12.8%,比2001年增长103.4%,年均增长率为19.42%。中国橡胶制品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配套能力、充裕的廉价劳动力,由此保证了国际市场上的强势竞争能力,从而吸引全球主要橡胶制品企业纷纷来中国大陆投资办厂,相应的国际市场销售份额也随之向中国大陆转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已有外资轮胎企业40多家。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上述竞争优势条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中国橡胶制品的出口需求继续旺盛。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