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原始性创新的途径之一是把现有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转移到全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
2005年,81岁的闵恩泽以“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这项被誉为石油化工领域“新式武器”的工艺,是闵恩泽和他的团队潜心20余年自主创新孕育出的成果。
“关于创新,我最大的收获是在1980年。”这一年,闵恩泽把美孚石油公司中心研究室主任请到北京,这位主任在介绍美孚在分子筛领域保持技术领先的经验时说:“工业催化剂基础研究的关键是开发新催化材料。”
这句话为闵恩泽带来认识上的重要转变,只有开发新的催化材料才能研制出新催化剂,“就好比有了布料才能做出好的时装”。
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闵恩泽选择了非晶态合金作为新催化材料,并决定将其与磁稳定床反应器集成研究,这一课题被纳入了石科院基础研究的重点。
十余年的攻关,闵恩泽和他的团队最终攻克了非晶态合金催化材料表面积小、热稳定性差等难题,使非晶态镍合金催化剂与磁稳定床反应器应用于己内酰胺加氢精制过程,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工业化。
总结自己的创新经验,闵恩泽感慨系之——
“首先,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实现原始性创新的途径之一是把现有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转移到全新的科学知识基础上。”
“其次,创新来自联想,而联想源于博学广识和集体智慧。”
“另外,创新还需要有精神力量作为支柱。克服挫折失败,坚持到底。”对于闵恩泽来说,这个精神力量就是国家和民族。
基于执著的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上世纪90年代以来,闵恩泽以70多岁的高龄,顺应时代需求,转向绿色化学,致力于绿色化学技术的研究。
“绿色化学对科学发展观是很重要的一条。所有原料都应用到产品中,保护环境,可以兼顾协调发展;无毒无害的原料,可以保证工人和社区安全,最终保障社会和谐;生产的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回归自然。”闵恩泽这样阐释绿色化学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 “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学术交流会举行 2016-05-30
- 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获奖人员名单公布 2013-12-23
- 闵恩泽:生物质运输燃料有望工业化 2010-08-31
- 苏州大学王召教授团队 Nat. Commun.:二维MoS2压电催化剂加速聚合反应与水凝胶重塑 2025-02-20
- 长春应化所陶友华研究员/李茂盛副研究员 Angew:六氟异丙醇(HFIP)化身阴离子 “捕手” 破解活性阳离子聚合难题 2025-02-11
- 四川大学朱剑波教授团队 Angew:螺环Salen钪金属配合物催化外消旋甲基乙交酯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开环聚合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