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熊丙奇:如何让博士后无后顾之忧
2007-12-2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博士后
人事部近日决定,对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等1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予以撤销设站资格,并称此举旨在规范博士后设站单位管理,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
 
我国博士后制度,始于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提议设立。李政道先生说:“青年博士必须在科研条件比较好、学术气氛活跃的环境里再经过几年的锻炼,才能逐渐成熟。因此,应在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置特殊职位,挑选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那里从事一个阶段的博士后研究,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探索、明确发展方向,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十多年来,我国博士后制度取得不错成绩。但近年博士后发展出现诸多问题。
 
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设立的组织)与科研工作站(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等设立的组织)发展速度太快。资料显示,过去5年我国共增设86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招收规模从3800多人扩大到7000多人。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立179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0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站的过快发展,导致师资力量、学术研究、管理与服务无法跟上。
 
有的博导带上百位博士、硕士,学位答辩严格,导师“照顾”他们还分身乏术,更谈不上指点博士后了。
 
虽然“博士后与博士不同,博士一般只是按照老师选定的博士论文课题进行研究,而博士后可以参与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自行选择研究课题”,但实际课题资源有限,不少博士后无法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加上管理不严,博士后根据爱好选择的课题,质量无法保证。
 
随着博士生和在站博士后增多,对博士后的管理与服务,很多单位已不如当初重视。以前的流动站会全力解决博士后家属的户籍等问题,现在除了一些不发达地区机构继续如此,多数高校和企业已不再接手这些问题,导致博士后难以安心学术。当然,这些问题确实不应由流动站解决,但如何让博士后无后顾之忧,是发展博士后面临的一大问题。必须看到,很多单位在发展博士后站过程中,注重申报、注重数量,却没有长远思考与具体规划。
 
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进行评估,建立奖励和退出机制,十分必要。这可以促进博士后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撤销不具备设站条件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于所有流动站是一种警醒,也是对博士后负责的态度。与此同时,笔者建议,对于设立博士后的条件、资质,更要严格评估,不能为了追求博士后站的数量、规模,不顾质量地快速发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晓靖)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