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年轻学子“逃离”科研:理想太贵
2012-11-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科研 理想 大学

 
    理想太贵,谈不起,还是怯懦和自私的挡箭牌?
 
    短短几天内,关于科研苗子“逃离科研”的话题迅速发酵,又引发一场关于理想与现实之争。一位博士后沮丧地讲道,“我这个博士后,什么都不是。进站一年了,自己想做的东西都还停留在PPT里。”对他而言,理想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后顾之忧太急!他自嘲道,“解决后顾之忧竟成了我的理想,梦寐以求的理想!科研理想呢,不好意思,成了说不出口的痛楚。三十余年如一梦,此时没房堪惊!”学习物理十年,转行创业的吴宝俊更是讲得干脆,“理想太贵,谈不起”。在谈到什么原因会让年轻人离开科研时,他指出,过度透支、钱、周围人的价值观是主因。“我的圈内好友和同学中,普通老百姓家庭出身,在经过一段高强度没日没夜没假期的工作之后,往往更容易放弃。家里供你读个博就够奢侈的,你还要做博士后,三十好几岁才能熬到副教授,一个月工资八千块,房价一平米两万,你自己说说你这条路选的是不是有问题?”面对“理想太贵,谈不起”的观点,二十多岁的博士付佳维反驳道,是理想太贵,谈不起?还是我们太胆小?抑或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理想?
 
    付佳维分析道,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有艰难、有困苦、有孤独,年轻人应该拿出应有的朝气与勇气,去改变现状。当我们被现实的困境轻而易举地打败的时候,更多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自己陈旧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困难的胆怯,一味地变成对社会现状的不满,然后感叹一下社会的不公,体制的落后,并将其作为逃避的借口。张海霞老师在这场争论中的言论受到一些人的攻击,不过她还是坚持认为,每个博士都要想一想,这几十年的书不是白念的,不仅是在技术和知识层面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层次上提升自己,否则何必花这么多年读书呢?她指出,“我不是说离开科研的就是没有理想和追求的,而是很多人用‘兴趣’‘安逸’‘个人发展’等等华丽的辞藻作为自己的怯懦和自私的挡箭牌,还冠冕堂皇地博得‘廉价的同情’,这是不能鼓励的支持的,也是不能够任其泛滥的,一个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一样做不好一个中学教师也做不好其他的岗位,因为在哪个岗位上都需要有理想的驱动、激情的发挥、困难中的坚持才能够做好。”
 
    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范煜认为,没有理想的现实是极端的功利主义,没有现实的理想是虚无的空想主义。年轻人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内心持续的精神追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支撑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不竭的动力源泉。至于安逸舒适的个人生活,我们现在完全考虑这个,还是有点为时过早。在赵文回应“喜欢稳定安逸的生活”之后,程代展老师又反思道,也许是“我们当年受的教育不同”,“或者是社会的多样化所带来的诱惑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总之,如果只是为了舒适的生活而放弃对理想、事业的追求,我无论如何不能赞同。”
 
    “也许,我们教育的最大缺失,是没有培养起年轻人对理想的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程老师指出。

[上一页]  [1]  [2]  [3]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Ho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