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德国科技创新路径揭秘:从实验室到车间
2012-11-1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在世界经济下行,欧债危机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德国经济却能一枝独秀。究其原因,德国是靠制造业的优势、强劲的出口以及劳动力收入的增长来实现稳定增长的。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制造业衰退的情况下,德国之所以能保持制造业的优势,关键是能顺畅地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产品的多样性及现代化使得德国企业有能力规避欧债危机带来的各种风险。有经济学家测算指出,德国经济增长额的60%是依靠采用科学技术成果获得的。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中小企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企业家们经过长期实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靠大批量生产、简单加工等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是无法长期发展的,只有以质量、诚信等非价格竞争力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企业才有可能发展壮大。所以,德国的中小企业大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在激烈竞争中打开局面并长期立足。为了使自己的看家本领不被替代,就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创新。这种压力和动力迫使企业在研发上不断增加投入,更新改造原有的技术和设备。
 
    在德国,企业一直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据统计,2010年,德国企业的科研投入总额为490亿欧元,占全国科研总投入的70%。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的前25名里,德国企业占了11个。德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德政府先后通过了《工商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增长促进计划》《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担计划》《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小型企业服务投资促进计划》等一系列法律,这对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一般而言,科技成果的转化关键在于科技界与企业的结合,这就需要企业主动采取行动,与科技界沟通,获取科技人员的帮助与支持。德国的具体做法是,只要中小企业安排研究任务,公布需要攻克的难题,就可得到科技与教育部的奖励基金,企业则利用这笔奖励基金聘用科技人员。如有关政策规定,任何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必须至少有一个中小型企业参加,否则就不予批准。企业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和开发的整个过程,深入了解这一成果形成过程的设计思路、工程结构和工艺方法等全部细节,也为企业自身的技术基础增加了实力,从而更有信心和热情开展创新。而科研机构选择科研项目时,首先想到的是必须为将来的产业化服务,从一开始就避免盲目选题。

    德国有众多大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对科研的热情也非常高,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都有严格的最低限额标准,并且普遍设有研究部和开发部,分层次展开科研活动。研究部立足于探索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开发部则负责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例如,德国大型化工企业巴斯夫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高达20亿欧元。该企业有8300多名工作人员在遍布全球的研发机构工作,他们参与的合作项目约1400个,并且与大学、研究机构、商业合作伙伴及全球各行各业的客户开展合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Ho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