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无醛“朝露”甬地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生物基无醛木材胶黏剂诞生记
2012-08-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0年12月,宁波中科八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材料所以1088万元把“生物基无醛木材胶黏剂”技术转移到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

    万“试”俱备,只欠“批量”。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刻,德华兔宝宝的一位美国采购商突然发飙,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月之内生产5吨无醛胶,并制备30M3无醛胶合板样板,送往美国检测,合格后才能得到本公司认可。”

    这是对无醛胶生产工艺稳定性、重复性的一次考验,也是产品真正商业化的一次机遇。10月底,刘小青带领攻坚团队的5位人员,前往江苏泗阳的一个胶合板工厂开始批量化生产。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工艺,第一批板材生产出来质量居然不合格!生产技术人员分析生产过程认为,北方寒冷的天气造成胶水流动性和对板材的渗透性都变差,必须调整和摸索新的涂胶工艺。

    寒冬意味着春节的逼近,也就是全国普遍出现用工荒的时候。短时间内摸索新工艺,谈何容易!“不成功,便成仁”是大家一致的态度。累了,就地坐下;困了,躺在木皮上打盹片刻,以至于很多工人开始议论:“听说还是研究生呢!哪有干这样活的?!”

    一周后,合适的工艺参数被找到,距离期限还有4天。

    “也许我们的行动、选择、精神感动了工厂领导,厂方当时停掉一条生产线,并配备足够的工人协助我们。”30M3终于按时、保质地装上了开往美国的货船。2011年2月通过美国CARB测试并获得美国公司订单。

共赢凝“朝露”

    走近中科八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绿色标识,豆粉的清香,干净整洁的地面,容器里盛着像露水一样清澈透亮的胶黏剂。

    “我们希望她像清晨雾露一样干净,所以起名朝露,英文名字OZERO,又有零污染的意思。”朱锦的理念浓缩在这清透的名字上。

    “如果我作为个人将技术转移,最多卖个100万元,但是通过材料所的平台,使得我和材料所之间都提升了。我非常看重平台,如果能在这里作出成绩,回国的价值就能体现,待遇上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乎得失。”朱锦说。

    “最初很怕失败,如一块烤肉在肉架上,还不时被翻一翻。做不成,影响我事小,对材料所和中科院的影响让我倍感压力。”朱锦的心声也是整个团队的心声。

    2011年7月30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在宁波组织召开了“大豆基无醛木材工业用胶黏剂”新产品鉴定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宁波中科八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豆基无醛木材工业用胶黏剂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良好。一位业内专家说:“甲醛污染是人造板的最大问题,我们多年来一直都在力图攻克,没想到中科院的专家一出手就解决了。”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钱小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木材胶黏剂主要以“三醛”胶为主,占整个木材加工行业用胶量的90%左右。在人造板生产中,采用天然生物基原料生产无醛胶替代醛类胶,能够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游离甲醛的侵害,符合“生态、环保、绿色”的家居潮流,是胶黏剂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水基聚氨酯胶黏剂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已部分取代甲醛类木材胶黏剂,但过高的生产成本使大多数木材加工厂望而却步。因此,应用新材料开发新型的醛类胶黏剂替代产品是市场关注的领域。

    钱小喻认为:中科八益有眼力,通过民营企业与国有科研机构的深度结合,有效地会聚了创新资源和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出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是“协同创新”的一个典范。

    2011年9月1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视察中科八益,对生物基无醛胶黏剂科研项目的产业化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科八益要成为国内新型材料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排头兵,闯出一条有特色的企业科研项目产业化成功之路。

    2010年,中国木材胶黏剂市场产值达450亿元,人造板产值超过4500亿元,人造板还支撑着家具、地板和门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整个产业链超过1.5万亿元。生产人造板最重要的是胶黏剂,但胶黏剂的市场并不在宁波。为此,中科八益在全国胶合板工业密集的山东、江苏、广西、河北、河南等地布置八个点,实行联盟制,在集散地注册新公司。

    回国三年,一气呵成的技术转移让朱锦感慨:“技术一定要和实际企业产品直接相关,而企业要有自己的胸怀。”

    徐益忠说:我们才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需要更多优秀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才能实现,共创才能成功,共创才能共赢,共赢就有共享!

[上一页]  [1]  [2]  [3]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最新动态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