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旦60%上海人 重点大学地方化严重
2005-07-2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聚本地生源而育之”

  2005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3400人,外地生源总数1253人,占36.9%,而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

  同样,浙江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5500人,在浙江投放招生计划3715人,本地生源比例达67.5%;而中山大学今年本科招生7210人,在广东地区招收4500人,本地生源占62.4%。 

  这是今年一些全国重点高校在各自的招生网站上公开的招生计划。这几所高校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地处中部的武汉大学,湖北生源也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40%。

  如果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高校,在学校所在地的招生数超过一半,它会不会逐步演变成“地方名牌大学”?招生“本地化”会不会影响培养质量和学校发展?

  在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博士生金龙看来,这些数字简直不可思议:“人们印象中的‘全国名牌大学’具备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理应‘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如今却成了‘聚本地生源而育之’的‘地方名牌大学’了!”

  招生本地化不利于新人际网络的形成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彭华民教授认为,考生考本地院校是社会福利政策的具体体现,因为社会福利中的一项就是受教育的权利,但全国的资源大部分给本地区享用就不太公平了。

  彭华民教授一直研究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政策。她说,国外对学生考本地大学有一定的优惠,因为当地的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建设的。可是国外的人力资源流动性很大,许多学生愿意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

  彭华民教授认为,名牌高校招生“本地化”不利于新文化的形成。一个人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会形成新的人际交流网络,这种交叉,会产生新的文化,而没有外界注入新的活力,新文化很难形成。

  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本地上学,他就有可能选择不住校,不离开父母,不参与集体生活,缺乏独立生活的预备阶段,不利于个人独立。

  满足了本地纳税人的教育需求却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多年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处辉教授同样认为,名牌高校提高本地生源的比例不是好事。

  王处辉说,在计划体制下,名牌高校在本地招生一般不超过30%,另外的名额是根据各省份的用人需求进行计划安排的。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后,许多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希望这些名牌高校能吸收更多的本地生源,以提高地方的人才层次。可是这对于一些省份就不太公平了。比如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都没有全国知名度非常高的大学,这就使本应实现公平的教育反而造成了新的不公平。河北省廊坊市今年参加高考的一名考生说:“重点高校在本地招生超过一半,我们这些人口大省的学生也太吃亏了!”

  王处辉继而指出,高校的招生数量和比例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的,几所知名高校在本地招生比例这么高也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过这样下去,负面作用将会显现。“扩大本地生源,短时间内对于提高本地的人才质量有好处,可是对于一个地方的未来发展不是好事。人才的同质性太强,质量会逐步下降。全国各地的人才聚集一起,不同的风格会产生碰撞,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同一学校毕业的人再在一起工作,工作关系上会盘根错节,对地区发展不是好事情。”

  为什么一些高校大幅度提高本地生源比例?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一位负责人认为:“现在名牌高校都是教育部与地方共建,地方财政拿出了钱,就会要求高校为地方建设服务。”
  

  一位高校教师说:“名牌高校与所在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么高的比例也属无奈,要想真正成为名校,应该兼收并蓄,广收生源。否则,大部分是本地生源,全国重点高校在学科、师资、教学水平上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与地方院校有什么区别?”

  北京大学一位法学博士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重点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来自全国纳税人的钱而不是仅仅来自于武汉或是上海;

  第二,这些大学几乎都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这些地方的中小学生本身就占有太多的教育资源,这些重点高校再扩大本地招生比例,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第三,现在许多学校都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有一流的老师还要有一流的学生,生源连国内一流都谈不上,还何谈世界一流?现在世界名牌高校都以国际学生多为荣,有的学校却逆潮流而动,不利于学校发展;

  第四,集中招收本地生源,难免会出现一些利益关系,甚至会败坏学校清名。

  相比之下,地处北方的几所名牌高校本地生源比例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本地生源占8.7%,清华大学本地生源占10.6%,北京大学本地生源占11.8%,南开大学本地生源占23.3%。

  不过,很多考生家长还是担心,部分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本地化”不知道会不会扩展到更多高校?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丁玲)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