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旦大学:“代表作”制度挑战学术评价市场逻辑
2012-04-18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学术界缺乏的正是由学者信誉认可带来的晋升可能。这也是复旦大学把人事学术晋升权力由学校下放到学科,以求减少行政干扰、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的初衷。
 
仅凭一两篇有价值的论文,不论是否在“权威”和“核心”杂志上发表,就能获得大学教授参评资格?以前这仅是天方夜谭,如今复旦大学推行的“代表作”学术评价制度,打破了正教授候选人必须有10篇核心期刊论文(至少2篇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刚性”要求,有望把年轻教师从埋头苦熬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章数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对于年轻教师是福祉,对于复旦的学术圈亦然。或者说,复旦正在尝试着把人事学术晋升的权力交还给学术共同体,还学术以追求高质量的本来面目。
 
“代表作”的灵魂是创新
 
由于古文字学列入权威级别的学术期刊特别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郭永秉差点因缺一篇权威刊物文章,与副教授晋升失之交臂。
 
从事西方古典学研究的历史系教师张巍,因学科需要多国语言基础、大量原著阅读量,发论文的周期比一般学科要长许多,只好对晋升抱着“打持久战”的态度。
 
自2010年新制度推行以来,他们都成为复旦“代表作”学术评价的受益者,前者晋升为中文学科最年轻的副教授,后者最年轻的教授头衔刚刚被打破。
 
复旦此次推行的“代表作”学术评价制度,鼓励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于判别的、个别真正优秀的文科申请人,自主向学院提交1~3篇代表作。通过学院学术评估后,由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匿名对申请人是否“真正优秀”、“能否破格”、“是否胜任”等问题进行学术评估,并最终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参加高级职务竞聘。
 
大学里的很多改革,几乎与“创新”分不开。然而,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周亚明则表示“代表作制度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回归”。这是一种怎样的“回归”?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的CSSCI文章很少,以量考核对推动国内文科学术水平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如今,我国的论文数量已位列世界第一,相形见绌的是科研论文的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之后。
 
“高级职称是一个指挥棒,现在只是回归到对一个教师的正常评估——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周亚明说。
 
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部主任俞吾金教授指出,真正的代表作应该在相应的研究领域里,对前人和同时代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做出“实质性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论据,引入了新的观察视角或论证方法,提出了前人尚未想到的新的、意义重大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了前人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等。
 
“真正的‘代表作’其灵魂是创新。”俞吾金说,“代表作制度的实施正是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式作品的量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