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除依靠青年基金等国家层面的支持,清华大学还先后设立了“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骨干人才支持基金”等,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舞台,使他们有机会担当重任、快速成长。2007年年底,清华大学还开始实施了“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和“中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科学基金: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百年虬枝不言老,千秋黉舍聚光华。当百年华诞的乐章渐渐远去时,今年,清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入第三个九年的开局之年。
邱勇介绍说,清华大学在1985年提出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构想,并于1993年提出 “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即:第一个九年,从1994年至2002年,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过渡;第二个九年是2003年至2011年,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第三个九年是2012年至2020年,总体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基础研究是保持学校科研工作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取得世界公认的一流学术成果是清华大学基础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邱勇说,“基础研究需要持续稳定支持。多年来,科学基金在学校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学校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邱勇看来,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培养一流的人才,有一流的师资,产生一流的成果。三者紧密相连。“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具备一流的师资、有一流的科研工作。一流的师资从哪里来?一方面靠引进,另一方面靠自己培养。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有好的科研环境和平台,需要有强有力的项目资金的支持。”
邱勇说,就清华来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科学基金的作用还体现在稳定了一批基础研究人才,促使一批创新人才迅速成长为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带头人,推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正是由于科学基金的支持,清华基础研究队伍不断发展。这支队伍稳定了,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搞教学,良好的学术氛围就能够逐步形成并得以维系。”
据他介绍,截至去年,清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前两个九年发展目标已经实现。经过长期努力,清华大学已经拥有一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全校3000名左右的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21人,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图灵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院士39人、工程院院士34人、国家教学名师15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3人、“长江学者”15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9人,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地位。目前,清华大学已有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已达到或超过美国研究型大学联盟的平均水平。
- 202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300人名单公布 2020-08-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杰青试点项目正式使用“包干制”,项目申报不用报预算 2019-12-12
- 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化学专业评审组人员名单公布 2019-06-21
- 做科研不等于发论文 别让年轻学者的路越走越窄 2015-05-14
- 美名校校长:中国诺奖得主将会在回国年轻学者中产生 2010-04-12
- 清华大学吉岩团队 Nat. Commun.:力学性能与耗散性能兼优的液晶聚合物网络 2024-11-19
- 清华大学党智敏教授团队《Nat. Commun.》:共振频率可以达到200 Hz的丙烯酸酯弹性体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