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乳液催化研究工作被NATURE CHINA网站评为亮点文章
2007-11-2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
日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研究组的乳液催化研究工作在Chem. Commun.(高金波、蒋宗轩、李灿等2008,DOI: 10.1039/b713831h)上发表后被NATURE CHINA网站评为最新研究亮点。该研究工作通过荧光标记成像方法观测到双亲型催化剂在水油两相界面上自组装形成的乳液微球。这种乳液催化体系使催化活性中心和极性氧化剂在油相中高度分散,从而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该体系可以通过简单破乳方法实现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兼具均相催化的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多相催化体系易于分离的特点。
近年来,李灿院士领导的研究组将乳液体系与多相催化相结合,发展了乳液催化并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组的乳液催化氧化用于油品超深度脱硫可将柴油中几百个ppm的硫降低至几个ppm。该研究工作2004年发表于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并被英国皇家化学会Green Chemistry杂志评价为绿色化学研究的亮点;利用分子氧(O2)乳液催化氧化超深度脱硫的工作(Chem. Commun. 150-152, 2007)入选美国化学会(ACS)“Heart Cut”文章。最近乳液催化超深度脱硫工作与中石化合作进行的工业中试中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组不仅将乳液催化新概念应用于油品超深度脱硫等催化过程,还将其应用范畴拓展到有机分子的乳液催化选择氧化和手性乳液酸催化等过程,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李灿院士应邀在第四届亚太催化大会(新加坡,2006年)作了题为“Emulsion Catalysis: an Environmental Benign & Green Chemistry Approach”的大会报告,这一方向的研究工作又被邀请为本年度北美催化大会的特邀报告。
近年来,李灿院士领导的研究组将乳液体系与多相催化相结合,发展了乳液催化并取得研究进展。该研究组的乳液催化氧化用于油品超深度脱硫可将柴油中几百个ppm的硫降低至几个ppm。该研究工作2004年发表于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并被英国皇家化学会Green Chemistry杂志评价为绿色化学研究的亮点;利用分子氧(O2)乳液催化氧化超深度脱硫的工作(Chem. Commun. 150-152, 2007)入选美国化学会(ACS)“Heart Cut”文章。最近乳液催化超深度脱硫工作与中石化合作进行的工业中试中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组不仅将乳液催化新概念应用于油品超深度脱硫等催化过程,还将其应用范畴拓展到有机分子的乳液催化选择氧化和手性乳液酸催化等过程,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李灿院士应邀在第四届亚太催化大会(新加坡,2006年)作了题为“Emulsion Catalysis: an Environmental Benign & Green Chemistry Approach”的大会报告,这一方向的研究工作又被邀请为本年度北美催化大会的特邀报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晓靖)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