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研管理能否不再围绕项目转——关于“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思考
2011-11-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十二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复杂性和关键环节
 
“十二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理想目标是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需求,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基本格局对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体系进行系统部署,实现以项目管理为主到以资源管理和能力管理为主转变,促进创新管理网络与创新网络的契合。
 
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国的科研机构已从政府主办的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转变,科技政策的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改革的经济与社会成本也大幅上升。“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大公共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要强化公共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促使有限的科技投入配置给适宜的研究机构和高素质人才队伍。
 
——重大科技专项方面:部分项目科学问题和实际目标不明确,不利于评估监督;部分项目实施“部门所有制”趋势明显,未能有效集中全国最优秀的科技专家,不利于协同创新。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强化分工负责与协同合作的管理体制,打破学科、机构、部门壁垒,集中优质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重点科技计划方面:虽然“973”计划强调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调支持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863”计划强调致力于解决高技术问题,但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明确界定资助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梳理计划定位。分割部署难免出现布局重叠,过繁过细不利于促进创新。建议建立统一资助信息平台,严格前端评审和后端评价,减少行政干预,给予研发活动和科研管理以较大的弹性和自由度。
 
——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方面:科技创新条件平台的整体水平与运行机制对于吸引、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具有基础性地位,为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条件,主要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各类科技研发平台。“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做好平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促进各公共部门、研究机构的平台体系建设与科技计划—项目—基地—人才体系及相关政策体系相匹配。
 
——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方面:要重视政策工具的组合效用,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强化分类指导,明确政策导向和引导措施,重点加大对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面向农业农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的引导和支持,努力实现从项目管理到资源管理和能力管理的嬗变。
 
总之,“十二五”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既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提高国家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一个由科技计划管理者组成的“嵌入式网络”,协同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计划管理;其次要进一步整合政府科技计划资源,创新计划管理及服务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管理的研究和培训;三要重视发挥部门科技管理机构、地方科技管理机构、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和专业化管理作用。此外,科技计划管理决策与咨询、计划研发投资的效益评估、计划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重点领域规划、科技计划预算、相关政策的可行性及政策影响评估等科技计划管理问题都需要在科技计划治理体系中加以统筹考虑、系统推进,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科技资源配置引导创新集群发展的机制研究”阶段成果;作者万劲波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