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江浙技术转移与转化纪略(中)
2011-09-15 来源:科学时报
争取做全球最好的钨铝合金
围绕镁合金和钨铝合金研究,长春应化所研究员马贤锋10年前做了很多工作,也一直希望能在应用上有所突破。“有了早年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小试出来的效果还不错,很有创新性的应用前景,但始终没有品牌。2007年周光远问我,有没有兴趣到杭州和企业一起做?虽然我感到创业会比较艰苦,工作模式也会有区别,但还是选择了到杭州分所。”
马贤锋介绍:“当时的目标是做沙滩车的轮盘,薄板一下要放大200倍。我们克服了两个问题:工艺过程和传统钨铝合金制造不太一样,加工过程国内也没有先例,所以需要有好的孵化和放大。先是单次做到几十克,然后放大到几公斤,再到几百公斤,从建设分所之初到实际中试,我们前后花了1年半时间。”
“设备都是在杭州购置,甚至每个螺丝钉都是在这里买。建起平台之后,再做分体加工和半固态加工设备。厂房本是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做淀粉的库房。最初我们做得很苦,一到放大时风险就来了,工作量也骤然增加,原来实验室里发现不了的问题都在这里冒出来。”马贤锋些许的苦涩中带着更多欣慰,“因为我们是世界首创,没有成熟的技术可借鉴,每走一步都得靠自己,没有退路可走。”
过去国内需要的高强铝合金主要是靠进口,“7075铝合金强度575兆帕,主要用于高铁、飞机零部件,但国外的7075很难买到,限制出口,我们的强度做到了600兆帕,长远的市场需求很明显。”马贤锋介绍,“杭州分所采取企业运营模式,但以技术孵化为主,所以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科研经费支持,如获得杭州市405万元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我们争取做全球最好的钨铝合金,包括碳化钨铝等,已经有了十多个专利,其中一个已申请美国专利。”
马贤锋团队2011年钨铝合金项目的工作重点,是高性能厚板材的研发,包括粉体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就厚板材的制备技术而言,这是目前设备条件所能达到的产品尺寸极限,可加工成多种零部件,设备扩大后,技术就可平移至更大尺寸的产品。目前好几个单位都在与我们洽谈技术合作,近期就会有结果。”马贤锋的信心满满。
现年54岁的马贤锋,曾任应化所研究室主任、无机材料部部长。来杭州转眼已4年,他希望自己的人事关系不变,依然能放到应化所,如能解决基本的后顾之忧,就可长期在这里工作。但马贤锋的助手赵伟说:“北方人长年在杭州生活多少有点不习惯,我们在这里夏天盼着冬天、冬天盼着夏天。”
“我只是这里的一个螺丝钉。”自诩喜欢读老庄一类哲学书的马贤锋说,“过去我对晶格震动等理论问题很感兴趣,这些概念用自己在杭州分所的实践、经历加以分析,有许多新的感悟。现在我不太可能做‘树根’,做的只是一些‘枝叶’,但只有树根厚实粗壮,长出的枝叶才能繁茂。”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港中深张祺/长春应化所段晓征 AFM:原位相分离构筑超强离子凝胶胶粘剂 2024-12-21
- 长春应化所张强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 Adv. Mater.:基于支链淀粉水凝胶神经探针的脑机接口技术 2024-12-17
- 长春应化所陈学思院士/宋万通研究员团队《Adv. Sci.》:免疫微创凝胶用于肝癌和胃癌的局部免疫治疗 2024-08-17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 2020-09-10
- 促进创新一体化 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立 2019-07-10
- 共计47家!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名单公布 2019-02-18
- 创新载体强化沟通增进联系推进转化 长春应化所组织专家长入江浙企业 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