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涂层冠脉支架”荣获上海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1-07-12 来源:中国纺织报
近期,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历经10多年科技攻关研制的“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由于优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自2005年上市以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25%,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临床应用,平均每年超过8万例冠心病患者获益。该产品显著降低了支架价格,解决了进口支架高价位问题,每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2亿元。这种支架已出口俄罗斯、印度、新加坡等多国,近三年为国家创汇525万美元。
据介绍,此产品具有三项核心技术,一是支架涂层材料可降解技术。研究初期,研究人员试图从数十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找到一种可降解新型涂层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最终,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性能和毒性安全性良好的聚乳酸类材料。作为本发明的核心技术,聚乳酸类材料在人体内组织液及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分子链逐级断裂,最终降解为乳酸,经人体代谢排出体外。材料在体内降解的同时,实现了药物的逐步稳定释放。
二是采用了非对称性涂层技术,即仅在支架与血管壁接触侧均匀涂布药物载体,确保支架血管壁侧药物的集中释放。在实现抗狭窄效果得以优化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冠脉支架内皮化延迟的问题,消除了传统冠脉支架狭窄和血栓形成这对矛盾体的此消彼长,达到了临床效果最大化。
三是支架和药物载体间“无介”涂层工艺。冠脉药物支架由支架与药物涂层两部分组成。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药物支架为保证药物涂层与支架间有良好的附着力,多采用在金属支架外表面包裹一层高分子化合物。此化合物不可降解,尽管提高了结合力,但是无法避免金属支架以外材料的体内残留问题。本项发明采用先进的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处理技术,确保金属支架与涂层材料的直接黏合。这种“无介”涂层工艺克服了传统黏合工艺操作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等缺陷,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支架以外辅助材料的完全生物降解。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Mater. Horiz.》:聚乙烯升级回收为可降解易回收高性能材料 2025-07-14
- 武汉大学陈朝吉、高恩来/林科院林化所刘鹤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纸张转化为纸塑 2025-06-30
- 苏大李刚、附一院李峰和附四院沈罡 IJBM: 兼具抗菌和抗狭窄功能的载药可降解输尿管支架 2025-06-29
- 华南农大杨卓鸿/胡洋、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 CST: 基于香草醛固化剂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强度、耐老化、可回收环氧防腐涂层 2025-07-11
- 天津大学汪怀远教授团队 AFM:持久的双疏自洁减反涂层赋予玻璃99.5%的超高透射率 2025-07-08
- 中山大学顾林课题组 CEJ:利用荧光猝灭实现环氧防腐涂层中石墨烯宏观分散的可视化与定量评估 2025-07-08
- 拨开“乌云”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与合作团队在金属-高分子复合型可降解冠脉支架研发以及血液接触性材料安全性评价领域取得进展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