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裴坚课题组在有机材料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1-06-2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通过溶液方法加工一类末端通过溴代烷基取代的有机稠环结构,获得了表面含有溴原子的有机一维微米线。该结构在固体状态下发射天蓝色荧光,而表面的一级溴代烷基取代基可以发生表面反应。裴坚课题组合成了一个具有酚羟基的红色染料,在不溶解有机微米线的乙醇中进行了表面的SN2取代反应,成功将该红色染料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修饰在了一维有机微米线表面,并利用表面分子进行的辐射能量转移将原先发射蓝光的微米线改性为发射白光。通过修饰条件控制,裴坚课题组最终获得了等能点附近(CIE: 0.32, 0.36)的白光发射。裴坚课题组通过瞬态荧光,表面荧光扫描,飞行质谱等实验证明了修饰结果源自于表面一层分子中少量分子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工作是该领域内第一次对有机微纳米晶体进行的表面化学反应修饰,并通过表面单分子层修饰来彻底改变了整个一维微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以后进行更为复杂的器件或生物化学应用提供了基础。(J. Am. Chem. Soc. 2010, 132, 15872–15874.)
利用氢键将含有大位阻集团的三维深蓝发射材料组装成一维微纳米结构,由于分子本身的三维骨架特性保障了组装体较高的固体荧光量子效率,六个位置取代的羧酸基团处于合适的位置形成了很强的氢键,进而实现了长程组装体。裴坚课题组获得了文献报道中荧光量子效率最高的有机发光纳米线。(J. Am. Chem. Soc. 2009, 131, 2076-2077.)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电子科大崔家喜教授团队 Angew:自生长有机材料 2023-07-17
- 中科院化学所实现有机打印光子学集成回路 2015-10-19
- 可回收、重塑的树脂材料问世 2011-12-07
- 天津大学宋东坡教授课题组 Angew:超分子瓶刷自组装构筑纳米到微米跨尺度光学结构 2025-05-15
- 华南理工大学郭建华教授团队 AFM:可多层组装泡孔结构的聚乙烯醇/碳复合气凝胶实现宽带微波噪声双吸收和水下形状记忆效应 2025-05-14
- 吉大陈学思院士、孙静教授团队 JACS:聚类肽辅助因子精准调控熊果酸螺旋纳米纤维原位动态组装实现协同肿瘤增效治疗 2025-05-13
- 青科大沈勇团队 Angew:结晶 / 沉淀驱动δ-硫代戊内酯非平衡开环聚合制备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闭合循环聚硫酯材料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