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度与金属离子双重响应共聚物
袁金颖等人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卟啉侧基的三嵌段两亲性共聚物,即聚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该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稳定微凝胶。因卟啉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和半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该共聚物的颜色可呈现不同颜色,使之具有广谱色彩调节性能;同时,随体系温度变化,每种含不同金属离子的共聚物颜色能发生进一步改变,进而形成双重响应型的纳米传感器。该成果已发表在Chem. Commun. 2010, 46, 2781-2783,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的Highlights in Chemical Technology (2010年第4期)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亮点报道和评述,《自然中国》(Nature China)也于2010年3月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中做了亮点评述。该研究结果为多通道双响应聚合物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有望应用于全谱的纳米比色阵列和长程温敏阵列中进行高速多通道检测。
2. 电压响应聚合物囊泡体
她们设计合成的组装体由两种均聚物利用非共价键正交连接,一段是末端修饰了β-环糊精的聚苯乙烯均聚物(PS-β-CD),另一段是末端修饰了二茂铁(Fc)的聚环氧乙烷均聚物(PEO-Fc),二者利用末端功能基团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非共价键嵌段共聚物,之后再进行分级组装在水溶液中形成超分子囊泡。链末端β-CD与Fc的主-客体包络作用可以通过氧化还原的方式进行可逆的解离与嵌套调节。因此,在溶液中原位施加正电位或负电位,可以使Fc末端在带电与不带电之间切换,从而导致PS-β-CD/PEO-Fc囊泡的可逆解组装与再组装。施以不同强度的电压可控制囊泡的解离速度和解离时间,可望应用在药物缓释系统。这为在体内进行电化学控制药物定点释放治疗提供了新途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2010, 132, 9268-9270上,《自然中国》(Nature China)于2010年7月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做了亮点评述。Synfacts(2010, 9, 1009)也进行了亮点报道,有关合成路线被推荐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 基于刺激响应高分子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智能软驱动材料 2016-11-23
- 清华大学杨睿教授团队 JCP:高效准确预测PBAT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2025-03-19
- NTU夏焜/清华大学高华健/浙江大学王冠楠 Sci. Adv.:流变学范式揭示长期粘附耐久性的内在机理 2025-03-19
- 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吴琼副教授 Adv. Sci.: 以聚羟基脂肪酸酯为例探究细胞体积大小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