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如何打造人才培养“范本”
2011-05-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小教材背后的“大利益”
“利益关系是教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原因。”许菲说,“有些学者、专家编写的教材质量相当不错,体现了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含量。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编写的教材,肯定会选择质量相对有保障的;但如果有我们自己编写的教材,就宁可摒弃一些高质量教材,也要用本校教材,这样,成果也有了,职称也评了。”
许菲认为,教材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导向出了问题。以前编教材大多会由老教师任主编,请他们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整合体系。但现在很多人都习惯自己东拼西凑,编教材的目的是积攒成果评职称,而不是精选素材教好课,书的质量当然高不到哪里去;书出版后又想尽办法找销路,坏影响由此四处扩散。
“无论从出版还是作者的角度,当教材是有利可图的,就必然导致教材的泛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曾表示。
“我们现在主要是编教材太容易了,大家都编,自己掏钱找个出版社买个书号,就可以出。” 别敦荣说,过去我们有统编教材,在保证教材的基本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放开了以后,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编的不能编的都编,再加上有些人比较功利,都去挣科研成果,这就出现了教材鱼龙混杂的情况。还有,教材其实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但不太能够反映学术活动的成就。一本教材应该多人编写才好,但它往往只反映主编的劳动,其他参与者的劳动得不到体现。有些知名学者更倾向于写专著,而不是编教材。这都导致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一直很强调教科书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一打著作比不过一本教科书”。葛兆光指出,中国在很长时间,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认为一流学者不要写教材,认为一流学者写教材是身份的降低,“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恰恰认为一流学者要去写教材”。
有人提到,对于教材来说,虽然要有意识地融入学科的前沿观点,但还是偏重于基础性教学,所以对于一些学有专长的学者而言,他们还是不太愿意编写一些基础性的教材。
杨德广表示,一些一流学者不愿意编写教材,这是导向问题。“我国有各种科研成果奖励,但没有什么教材方面的大奖。我认为教材比科研成果要重要多了。科研成果影响某一个方面,但教材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学生来用,应该组织很强力量来编写教材。”
张斌贤也提到,一些教师不重视教材编写,这和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有关系。 “一流学者不编教材”,这是片面的。高校教师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决不能忘了自己“教师”的身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到教材中,使更多学生受益,这也是一种学术传播。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德国专家批评中国大学教材滞后学生被动 2011-10-17
- 基金委发公开信:“杰青”、“优青”非荣誉称号 2018-06-13
- 北京公布“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高校 2017-09-01
- 北化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校内创新实践基被评为示范基地 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