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提升高教质量的切入点究竟在哪里
2011-03-2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紧抓质量这条“生命线”
王祖温: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一要健全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建立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加强国家对教育质量的监控。
二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包括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及保证。
三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从政策上引导高等学校立足实际办出特色,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的科学发展之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四要完善对高校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潜心治学、开展教学研究的环境。
五要加大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六要加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优化组合教育资源,促进一流大学和国家重点建设的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拔尖创新人才。
盛连喜:大学的办学特色非常重要。现在很重视行业大学的发展,这是对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有很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发展空间。
一所大学有没有特色,还在于大学管理者有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能不能按照教育规律、学校历史、专业特长来推进学科建设,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我国的大学都注重形成自己的特色,关键还是要搞好发展的设计,不要盲目攀比。
办大学不能急功近利。有些公益性专业暂时遇到一点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比如拉丁文是学生物科学的基础,但现在大学生物系没几个开拉丁文这门课的。教师的缺乏就是一个因素。特色的形成是需要积累的。
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争鸣、研究的活跃舞台,高校管理者应尊重来自学者、教授对学术的不同见解,这样的大学校园环境才是学生眼中的“理想之大学”和高校领导为之奋斗的“大学之理想”。
郑永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未来10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按照《规划纲要》,我国2020年高校毛入学率将达到40%。从规模来看我国属于高等教育大国,但教育质量确实需要提高,在这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认为,我们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学科建设。学科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基本载体,高水平大学必须有高水平学科作支撑,所以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
第二,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我国大学目前的管理体制、机制,用高水平、现代化的管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着力营造和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一所好大学必定有优秀的文化。优秀的大学文化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大学精神、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第四,积极发挥大学基本功能。大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学要积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水平大学更需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通过贡献彰显大学的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