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混血”大学诞生记
2011-02-25 来源:南方周末
这将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虽然离它呱呱坠地还有个一年半载,但已经有好些高中生家长在私下跟俞立中打听,“什么样的孩子有资格进来?”未来上海纽大,几乎跟进曼哈顿的纽大没什么区别。专业都是金融、数学、经济学等这些纽约大学在全美排名前列的几个学科,学生还可以到纽约大学总部游学一两个学期,学分通用,最后将拿到上海纽大的毕业证书和美国纽约大学的学位证书。“如果没一个公认的标准,别人会认为只要有钱都可以上。”俞立中说,哪怕招不满,也不会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招进来。“我们做的是一次国际化的试验,是精英教育。”按照最初的设计,上海纽约大学一年就招几百个学生,中国和海外的各一半,海外的就全按纽约大学的那套游戏规则招。而中国的学生要想踏进上海纽约大学的门槛,高考将是一把重要的尺子。
既然是精英式培养,老师们也得是精兵强将。师生比例完全参照纽约大学的1∶8。“我们有些学校1∶18都不稀奇。”俞立中说。而全球挖人的工作全交给纽约大学一手操办。
这事,难不倒纽约大学校长赛克斯顿。在2001年担任校长之前,他是纽约大学法学院院长,上任十四年,他从哈佛、耶鲁挖了三十多个大腕教授,纽大法学院就从一个二流法学院,跻身与耶鲁哈佛齐名的一流法学院。
老师来了,学生也来了,钱怎么办?
纽约大学一名本科生一年光学费就得2.8万美金,合人民币近二十万。俞立中说,上海纽约大学会提供比较多的奖学金,把那些成绩好但不能到海外留学的普通家庭学生给吸引过来。
可中国的政府奖学金不多,在纽约大学阿联酋的分校,学生一分钱不用花,都是酋长一个人埋单。俞立中说,到时会想办法通过企业投资。
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全靠国家投资,如何通过社会募款,俞立中亦希望在上海纽约大学运作中找到答案。“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学校做得好的,但创办于1831年的私立大学纽约大学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这事在纽大一般由董事会张罗,类似于中国的校长办公室,上边还有个理事会,属于学校最高机构,类似于中国大学里的党委。而未来的上海纽约大学理事会,将是美方四个人,中方四个人。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华东师大来提名,常务副校长由纽大提名。
这主要出于政治考量。“在中国国土上搞一个反对中国政府的学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学术上面的问题,更多的根据纽约大学的惯例去做。”俞介绍说。
要借鉴的不仅如此。俞立中说,他们的初衷就是想借鉴上海纽约大学的经验,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当中有什么地方应该去改,从而推动母体学校的改革。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男星对此相当看好,“在原有的已经成形的体系里很难打破这些障碍,重新找一个新的壳,可能更容易实施,更容易看到成果。”比如科研和教学的矛盾,在美国也一直难以调和。
2001年开始,赛克斯顿决定重新制定游戏规则,要求科研人员花更多的时间陪本科学生,教授不再以科研论英雄,给本科生上课多寡是决定这个科研人员职业声誉的重要标准。包括赛克斯顿自己也以身作则,他可能是美国惟一仍在给本科生上课的大学校长,去年,他教了四门课。
虽然纽约大学在中国的名气不如常春藤那些名校,但它连续多年超越哈佛耶鲁被评为全美高中生最愿意就读的大学。“它的人才培养更贴近社会,或者将来就业会更加好。”俞说。
俞立中已经跟赛克斯顿约定,日后上海纽约大学建成了,华东师大的管理人员将会直接到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挂职。“在学校管理方面,他们的一些做法,对反思我们自身的教学和我们大学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镜子。”俞说。
中外合办到底能带来什么?
对这个新生大学感兴趣的,不仅有学生家长,俞立中的同行们也充满了好奇。
有一次,上海交大党委书记碰到俞立中,问他:“我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这对你们华东师大有什么好处?”俞立中半开玩笑地说:“华东师大没你们名气响,我们要借助外力。”虽是玩笑话,也是俞立中的真实想法。他最担心的是,一旦有人说这个模式好,大家一窝蜂都去搞这个模式,结果把好的模式都带坏了。“它的示范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新的探索,但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潮流。”俞立中认为,每一所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都应该有自己的烙印。
不过在中国,一个潮流之下,很难没有追随者。
过去十年,在扩招并校的指令之下,高校追求的是高大全,千校一面,学校个性不再。如今这条路各个高校都觉得不再灵光,那么在追求特色中,中外合作办学就成为一个新招牌。
据上海《文汇报》报道,未来5年,上海紫竹国际教育园区也将启动建设,美国常春藤联盟名校及其他国际一流高校将加入其中,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对外招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并不看好。“只有鼓励国外大学直接在国内建立分校,才能真正逼着国内高校改革。”熊丙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如果这些学校在内地完全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将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之所以现在中国还不允许这么做,熊认为,恐怕是体制尚属脆弱,而且内地高校也还没有做好应对竞争的准备。
熊以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为例,香港高校在2005年可以在内地自主招生。当时被北大录取了,同样可以参加香港大学的自主招生,许多内地状元放弃北大清华到香港读书。但2007年之后政策开始倒退,内地学生不能同时获得内地和香港的录取通知书,保送生也不准参加香港高校的自主招生。
不过,在教育部系统工作的张男星却并不这么看,“目前不能建分校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但未来不排除这个可能,因为教育部允许华东师大试点本身就表明了它开放的姿态。”实际上,上海纽约大学也是一连串高校自主办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序曲。此前的2010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试点地区,上海市亦在名单之列,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步骤,教育部希望借此“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熊丙奇:假如上海纽约大学被放在二本招生 2012-12-19
- 上海纽约大学与南方科大的共同使命 2012-05-30
- 上海纽约大学预计2013年招生首批7个专业 2012-03-29
- 电子科大于军胜教授与纽约大学André D. Taylor教授合作:通过引进一种小分子结晶助剂增强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2018-03-27
- 纽约大学科学家开发用于深海潜水艇的3D打印复合泡沫材料 2018-02-13
- 上海纽约大学:一所新校的多重悬念 2011-03-31
- 华东师范大学张利东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非交联光响应液晶聚合物薄膜驱动器 - 逆光致动 2023-09-15